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王朝的起讫时间和各朝在奴隶社会历史上所处的地位。2.了解和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重大事件:禹建立夏朝,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和东周开始。3.掌握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内容、作用,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德育目标1.通过对夏朝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从那时起,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2.通过对商、西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它们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3.通过对夏、商、西周的更替的学习,使学生从中对奴隶制的残酷和国君的暴政有正确的理解。能力目标1.通过对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的能力。2.通过对夏、商、西周更替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制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分封制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的观点。●教学重点1.夏、商、西周的建立。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和影响。3.“国人暴动”与西周的灭亡。4.井田制和分封制。●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奴隶制度的进步与残酷?2.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3.如何理解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4.如何正确评价分封制在奴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正确理解夏、商、西周在奴隶社会中的地位。●教具准备1.投影仪。2.挂图:《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也可以制成投影片。●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夏朝灭亡、盘庚迁都的原因,可由教师讲述,并应注意精练和针对性。2.图示教学法:展示《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既让学生了解西周的强大,又可以借图来分析分封制的积极作用。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夏、商、西周三个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与兴衰,既有不少需要学生识记专心爱心用心1的重要知识点,又有一些理性分析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史实,使学生正确认识三代在奴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2.从生产力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3.引导学生认识统治者的政策在国家兴衰中的重要性。4.本节内容中有一些可探讨的问题,例如对分封制的评价等,教师要注意尺度和时间,有选择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之一:导入语例示经历了漫长的远古时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的时候进入了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我国奴隶制文明的开端与发展是与夏朝、商朝和周朝密不可分的。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它所创造出的文明成就。之二:提问式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讲一讲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教师过渡]当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互相竞进的时候,我国正经历文明勃兴的夏、商、西周的奴隶制王朝。四千多年前,先民们经过无数代人的奋斗和创造,逐渐步出原始社会,迈进了文明时代。这是社会历史的一个巨大飞跃,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性质的一次突变。我国的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历程。[投影显示][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从上表了解到有关奴隶社会的哪些情况?[学生看投影后,回答]可以知道夏、商、西周各朝依次更替的顺序;夏、商、西周各朝的起讫时间,以及它们在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教师过渡]很好,那么今天首先让我们来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这一节内容。[板书]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教师讲述]随着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组织的逐渐解体,聚居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夏部落,通过与周围地区其他部落联盟的形式,首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奴隶制王朝——夏朝。夏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学生回答]禹。[板书]1.禹建夏朝[教师总结]我们通过前面一节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