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学校高一生物教学案(12)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统稿:翟乃文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自学导引:[问题探讨]课前预习: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1.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三、群落的物种组成例题分析: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物种的丰富度:四、种间关系资料分析:提出问题: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1、捕食2、竞争3、寄生4、互利共生五、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2、水平结构典型例题(2004年吉林、浙江卷)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根据题意,种群a随着时间的延续,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达到K值时趋于平衡,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之所以不能无限增长,主要是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内斗争加剧而致。种群b在前期不断增长,尚未达到K值就锐减,既不是“S”型、也不是“J”型增长曲线。从曲线图分析推出二者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开始时二者的数量同步增长了一段时间,排除竞争可能性;也不是捕食关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呈波动的关系,且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从图中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目标检测1.适当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用生态学观点进行的正确解释是()A.过度密植导致害虫大量繁殖B.过度密植造成通风不良C.过度密植造成种内斗争激烈D.过度密植造成杂草生长旺盛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3.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的()A.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N=39×34÷154.下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对三图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图甲是增长型,从图丙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甲、图乙、图丙都是衰退型C.图乙是典型的稳定型,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甲、图乙、图丙都是稳定型5.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逊河流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6.下图是一个鼠群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