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目标]:1、知识与技能(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难点]: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二)、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步骤和要求来进行1.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2对光(1)转动转换器,选对准通光孔。(2)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慢转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微转动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高倍镜观察(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2)转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缓慢调节,使物像清晰。5.完毕工作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三)、注意事项:11.关于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即线性放大。而不是对面积的放大。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与放大倍数成反比,与放大倍数成正比。3.高低倍镜下视野的区别:细胞多少细胞大小明暗程度高倍镜低倍镜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的。5.显微镜使用时异常现象与原因:(1)有气泡: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水太少。(2)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材料厚薄不均匀(3)视野太亮:光线太强;光圈太小,反射太强。6.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判断:目镜、物镜或装片,通常通过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是否在物镜)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探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其实际在装片上的情况是怎样的?(四)、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并观察步骤: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盖玻片→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观察口腔上皮临时装片(五)、观察固定装片,注意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如:蚕豆叶下表皮(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水绵细胞等固定装片。[课堂反馈]:1.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强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准焦螺旋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都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反光镜上C.物镜上D.目镜上3.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像是“pd”,实际图像是()A、pdB、dpC、qbD、bp4.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