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以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如何理解和把握廉政文化建设,无论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教化的民族。在道德教化的瑰宝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儒家倡导的“礼、义、廉、耻”,历史上留下的一些书籍和典故,老百姓民间流传至今的“包青天”等,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有着思想政治优势的政党。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主张的是“施教于先”,反对的是“不教而诛”。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执政后,反腐倡廉教育就摆在突出位置。固然,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挥以上这两种传统优势,但是,我们现在倡导的廉政文化,既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清官文化”,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过去的思想教育。这种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文化,是对我国廉政文化积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包括对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的借鉴与汲取。这种传承是表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廉政文化的角度切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扭曲,着力于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社会条件所确立的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新的战略思路。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中的一种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理念。过去的廉政文化,主要包含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中、包含在党性教育内容中。现在提出廉政文化建设,就表明廉政文化已经从其他的相关相似的体系中分离出来,具有自己的规律和规则,将具有一整套完备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就形成了独立的廉政文化建设第1页共4页理念。二是具备了构建多维的反腐倡廉体系的基础。廉政文化建设以其独特的功能成为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载体。首先它能够发挥文化的渗透、教育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其次能够调动各方面共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三是为纪检工作以及监察工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也就是改变了文件法规这种单一的指导的局面,用廉政文化充实廉政理论,形成标本兼治的格局。二、廉政文化建设要注意把握的问题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进需要我们多做一些全局性、全方位的思考:首先,要认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要对廉政文化的理念、廉政文化的互动氛围、廉政文化产品及其制作,廉政文化的资源及其整合、廉政文化建设载体及其运作,进行深入探讨和可行性的科学论证,以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在实施中,切忌把廉政文化建设简单化、庸俗化,把廉政文化只当成口号或时髦的新名词,把以往的廉政经验、采取的做法和组织的各项活动,统统冠之以开展廉政文化。其二,廉政文化建设不是搞运动,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一项“软件工程”。从一般意义上讲,廉政文化建设不是独立的、短期的、突击性的一项群众运动,它的特点是春风化雨细无声。如果把法制或制度建设比做反腐倡廉的硬件建设,那么,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其反腐倡廉的软件工程。这一软件工程的实施,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长期的,否则,就违背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初衷。其三,廉政文化建设要有必要的投入,廉政文化建设如果没有任何经济投入,就缺少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廉政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共产党执政要讲求执政成本,我们党提出的廉政文化建设,也要讲求成本。一是由于廉政文化建设是《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总体部署中的一个子项目,总项目和子项目,应该是有区别的;二是廉政文化建设要有诸多形式,然而由于过多的“走形式”势必造成劳民伤财,一旦廉政文化建设不廉政,就会对廉政文化建设本身造成伤害。除了经济成本以外,作为执政党,还有一个政治成本问题。花费一定人力、物力、精力第2页共4页从事的廉政文化建设,务必要求真务实,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的选择上,我们应努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