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2.促进因素:①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大多数美国人贫困无力购买所需的商品,使市场陷于萎缩,许多部门生产相对过剩。②20年代由于消费市场萎缩,证券资金并未投入生产领域,而是重新回到股票市场,致使股票市场异常活跃,股票持续上涨,但是股票的价格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③另外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购买方式,虚假的经济繁荣助涨了人们对于还贷能力的自信,纷纷贷款购物,进一步制造了经济繁荣的假象。④1929年10月下旬,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直接原因(导火线)二、经济危机的经过:1.1922年到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汽车工业、电气业和建筑业飞速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史称柯立芝繁荣。2.但是繁荣之中却酝酿着危机,1929年建筑业最先出现衰退征兆,钢铁业和汽车业等也相继陷入困境,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市崩溃,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史称“大萧条时代”。三、“大萧条”的特点:1.从它的爆发来看,来势迅猛。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柯立芝繁荣之后,人们普遍缺乏思想准备;2.从它的时间来看,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一直到1933年,有些国家还要迟一些;3.从它的范围来看,波及范围广。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确立,这次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4.从它的结果来看,破坏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衰退,越是发达的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幅度越大。5.从它的影响来看,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①国内政局不稳:上层资产阶级丑闻频繁、下层工人阶级抗议运动不断发生,德国法西斯分子则利用人民的不满,趁机造势,扩大政治影响;②国际局势动荡: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间矛盾更加尖锐。他们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四、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背景: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②为克服经济危机,维护统治的需要。2.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①定义:A自由放任是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B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C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市场自身来决定,政府扮演经济“守夜人”的角色。②政策:胡佛认为美国制度完美无暇,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③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