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地进行高三数学的复习——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数学复习的效率(邮编253200山东省夏津第一中学徐庆明)摘要高三数学的复习,重点要解决一个效率问题。而传统的复习方式存在效率低无效劳动多等诸多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复习时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学生的复习、练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在如何提高学生平时练习、训练中目的性和有效性作了一定的探索,对复习中方法优化作了一定的思考,但愿对高三复习的莘莘学子有所裨益。关键字针对性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涂改错误有效性进入高三数学的复习以后,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非常有必要革新传统的复习模式,以提高复习的效率。传统的复习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练,老师考,考后老师再讲,然后学生再练”,如此循环,周而复始。这样的复习虽然有效但绝对算不上高效。因为复习缺乏针对性:学生听讲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听,听重点、难点和疑点。但练的时候往往很盲目,老师布置什么题就练习什么题,常出现已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要重复地练,而不会的知识和方法练得少或根本练不到。那么怎么做才能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呢?首先,作为学生,要清楚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方面存在哪些缺陷和漏洞。可以利用质量较高的试卷进行几次测试,也可以利用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试卷的中失分因素,并进行分类和正确的归因。考试中的失分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会做的题目没有得分或没有得全分;(二)因知识结构有漏洞或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好而失分;(三)题目根本不会。第一类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这类错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逐步减少。先要明确纠正措施。审题错误主要是审题时不够细心,匆匆扫一眼题目就忙着去做,结果没把握好题目要求。这样的同学在平时审题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给审题一定的时间,要知道审准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养成审题认真的习惯。《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包含数的运算和式的运算。运算是否准确非常重要,很多题目的结论都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实现。计算出错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形:不合适的跳步、口算心算和解题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若是前两种情况,在平时解题时要尽力避免跳步、避免心算口算,直到逐步形成习惯;解题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要在平时多训练,坚持一口气解完一道题目,在解完一道题前不能松懈,在两道题目之间可以稍做停顿,以确保不在解下一道题的过程中因思维疲劳而精力分散平常注意多进行限时解题训练,也可以提高注意力的持久性。抄写错误指的是考试时因慌乱而出现的笔下误的情况,考试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心理上要把考试等同于平时的练习、做题,表述解题过程时不慌乱,多加注意就可以逐步得到纠正。涂改错误是指试卷中出现的题目做对的改错了和做错的改对了的现象。尽管做错的改对并没有失分,也要纳入整改的范围,通过减少这两类错误,提高自己的卷面书写质量,可以达到隐性增分的目的。分类总结后,就要制定每类错误的递减目标,如审题错误要由上次考试的5次减少为2次,计算错误由上次考试的7次减少为3次,涂改错误要有由上次考试的6次减少为3次等,并按照一定措施加以训练纠正。通过对下一次考试试卷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的分析,检测训练结果。第二类问题是因自己对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运用不活而造成的。主要有知识点模糊不清,解题方法不会或不熟,解答过程不规范,丢三落四等。知识点不清楚就要看教材,问同学问老师;解题方法不会就要学,不熟就要练;解答过程不规范也要练。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每次考试后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习逐渐进步、复习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要解决好第二类问题,就要清楚地知道是哪些知识和方法,建议同学们用“知识清单”的做法,将自己存在问题一一列出来,记在备忘录上。然后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短时间、高密度、过饱和”的方法在两周内对所确定的目标进行集中训练(要集中全部“火力”,要全力以赴),最后要进行检测验收,以确认训练的效果。如此循环,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