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一)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2.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这说明了()A.经济危机的蔓延B.市场调节的失灵C.工业经济的弊端D.世界市场的无序3.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经济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4.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的核心措施5.(2016·宁德检测)1933年,罗斯福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________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材料中的“________”处应填上()A.全国复兴运动B.减耕减产C.公共工程建设D.失业保险6.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的举措,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农田。这说明其农业政策()A.不符合经济发展运行规律B.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C.没有使农民损失得到补偿D.最初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7.(2016·资阳模拟)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从中可以体现出()①浓浓的人文关怀②救济与发展相结合③临时救济与长远制度保障相结合④经济治理模式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9.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后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10.(2016·太原调研)下表为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变化情况表,表中数据反映了()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年4.5%47.2%48.3%1963~1967年3.3%43.5%53.2%A.不断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消费水平提高促使消费结构变化C.借战胜国地位不断扩大国际市场D.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变化11.如图是1913~1973年欧美各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表。该表反映了欧美各国政府()A.逐渐承担起保障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责任B.完全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受到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D.形成了“混合经济”的新模式12.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其中之一就是修补资本主义。有两重含义:一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力图补救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二是建立现代福利国家制度,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做法()①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趋势②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兴起③使社会财富的分配相对合理④使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