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党委运行机制思考市县党委是我国市县两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担负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当前,随着地方党委换届基本完成和领导班子配备改革逐步到位,市县党委领导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尽快适应新变化,积极改进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换届后市县两级党委规范高效运转,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一、准确把握市县党委工作运行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市县党委工作运行机制,必须准确把握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律,认真吸收以往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具体而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集体领导原则。应当看到,常委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在党委工作运行中,必须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凡属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重要干部任免和奖惩等事项,均须提交常委会或全委会决定。第二,科学分工原则。以往,党委副书记与常委之间的分工相互重叠,党政班子之间分工交叉过多的问题比较普遍。推行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条件。为此,要抓住时机,着眼于促进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各常委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等实际情况,对党委领导班子的职能职责进行科学界定、合理分工,做到职责不交叉、分工不重叠、管理不缺位,工作量大体均衡。第三,权责统一原则。换届前,虽然绝大多数市县也实行责任制,但由于分工重叠、职责交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权责不统一的现象。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全面推行,在赋予常委较大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责任。要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坚持责权相统一,进一步明确权力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做到权责对等、责任到人。第1页共6页第四,协调高效原则。协调高效既是制定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原则,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就党委层面而言,主要是进一步理顺常委会、全委会和党代会之间的关系,使负责的意识和决策的分量彼此相当。就常委会内部而言,主要是加强书记与副书记、常委,以及各常委之间的协调,做到分工不分家。这就要求抓紧规范常委会、全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酝酿讨论、汇报沟通、联络协调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党委各项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二、合理确定市县党委常委的职责分工科学合理地确定职责分工,是市县党委常委切实负责的前提和基础。从甘肃的实践来看,在新的领导体制下,市县党委常委大体上可作如下分工。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负有全面责任,起着关键作用。党委书记担负着抓班子、带队伍的重大职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党委全面工作,组织常委会活动,协调常委会委员的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县)长既是党委书记的副手,又是政府的一把手,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审计、行政监察等部门,集中精力抓好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按照中央精神,市县党委换届后只设1名专职副书记。根据甘肃的实践,专职副书记的职责定位是,做好协助决策、协调落实的工作,不再分管其他常委分管部门的工作,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工作;二是协调落实常委会决定和书记安排的有关工作;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群团工作,分管主要负责人未进入常委的党委部门,联系政协工作。书记未兼任人大主任的,联系人大工作。常委是分工负责制的实施主体,对分管工作负有调查研究、提出意见、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的职责。具体而言,常委、纪委书记负责党的纪律检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行政监察工作;常委、组织部长负责党的组织工作,联系编制工作和政府人事工作;常委、宣传部长负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政府科教文卫工作;常委、政法委书第2页共6页记负责政法工作,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协调公检法和安全工作,联系行政司法工作;常委、秘书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