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报告———复兴中学《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课题组商学文由于近年来,全区学校狠抓教育科研,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运用和创新先进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拓展并逐歩深化,新课程条件下师生的教学活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我们申报的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2013年9月先后通过审批立项,被确定为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和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组教师经历了近一年的研究和探索,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以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特征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学生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这样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基于上述认识,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了“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的实践,旨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二、研究目标1.探究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只有教师转变了角色观念,才能可能使新课程的改革真正深入到课堂教学中。2.探究如何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线。3.探究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如何根据获得学生的信息,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活动更1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核心”的课改理念。4.探究如何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5.探究如何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从而在中学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推广。三、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①观察法:在常态教学、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竞赛中,对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的行为、方式、方法进行观察,总结效果良好的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方式和教师的组织方式,把具体的教学案例上升到理论程度来进行探讨和研究。②问卷法:对学生发放课前活动调查表、课后活动反馈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课堂活动进行反馈,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师组织的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题研究活动更具有实效性。③座谈法:教师每天都在与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易获得第一手资料,使课题的研究更具有可行性和可信性。2.案例研究的方法:①收集和积累教学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借鉴案例中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设计、方法、经验,通过学生的行为变化来探究教师行为转变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影响。②对课题研究中取得较好效果的课堂活动设计,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案例中教师行为、引导方法、组织手段、活动效果;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参与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完善自己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方式、方法。四、研究过程及体会经验(一)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1、立项申请为深入开展白银市平川区教育局“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提升年活动”,推动我校校本研究工作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经研究商讨,我校确定了“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2方式转变”研究课题,成立了课题组,并提出立项申请,于2013年9月正式批准为市级立项课题、2013年10月又正式批准为省级第二批立项课题。2.实验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商学文: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设计方案与结题报告,组织学习、分析与论证。何立晴:具体操作,开展研究工作,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