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噪声问题噪声是一种让人心理上觉得不舒服的声音。有人把噪声称为新型“毒药”,也有人称噪音为慢性“杀人武器”。据了解,居民生活区的噪音标准白天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周围充斥的噪音似乎习以为常,这些噪音中,有许多已超过标准值。身边噪声无孔不入在我们身边,噪声可谓无孔不入。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噪声来源。近年来城市机动车辆的剧增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噪音源。来自机动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噪音是活动的,干扰范围大。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固然相对"静止",但噪音的强度和持续性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与交通和建筑施工噪音相比,来自于室内的噪音往往容易被忽视。家庭中的电视机、风扇、电脑、洗衣机所产生的噪声可达到50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45分贝。如今,广场舞已经成为了很多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场舞爱好者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附近的很多市民却饱受噪声的煎熬。“清仓大处理,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在繁华的街道上,总能听到商家大声播放广告,以招揽生意。一些顾客听到音箱里发出的促销广告声,走进店铺内选购,但刺耳的声音却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汤圆、凉面、凉皮、豆腐脑……”如今,很多卖小吃的流动商贩,都在自己的电动三轮车上装上了播放器,播放器重复播放着他们的叫卖声。播放器里发出的声音好像不大,带来的噪音污染不算太大,但商贩们在休息时间的叫卖声着实扰民。婚丧喜庆时,喜欢热闹的中国人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以渲染热闹气氛,烟花、爆竹声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可由此产生的噪声让人叫苦不迭。音量究竟是怎么界定的?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叶青介绍说,声音大小的衡量标准是用分贝为单位,一般来说,对于人的耳朵能感受的安全分贝数为40-60分贝。平时,我们说话的声音大概为30-40分贝。当达到70分贝,就相当于马路环境声音,已经感到吵闹。超过60分贝就被界定为噪音,分贝越高,对于听觉的伤害就越大,如60分贝,听一个小时问题不大,但90分贝听几分钟就有问题了。达到80-90分贝时,相当于嘈杂的酒吧和电动锯锯木头的声音,神经细胞将受到破坏;噪声达到100分贝,相当于大型货车在耳边驶过,将会使听力受损;而噪声达到110-120分贝时,相当于飞机起飞的声音,此时呆一分钟即可造成暂时耳聋。噪音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泛起了"噪音病"一词,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进行的全世界噪音污染调查显示,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严峻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噪声污染身心遭创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对听力的损害,引起耳部不适,如耳鸣、耳痛和听力下降。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听力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接触较强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听力下降比较明显,则离开噪声环境后,就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疲劳。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病理性改变。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但在这个阶段,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语言听力也无影响,称为听力损伤。病程如进一步发展,听力曲线将继续下降,听力下降平均超过25分贝时,将出现语言听力异常,主观上感觉会话有困难,称为噪声性耳聋。此外,强大的声暴,如爆炸声和枪炮声,能造成急性暴震性耳聋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小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出血,听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