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方案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方案根据《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建设部《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工作的通知》。2015年达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0%的目标,吉林市对南三道生活垃圾填埋场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一、基本情况吉林市南三道垃圾场位于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南三道村七队,始建于2003年7月,规划占地面积60公顷,设计投资1.2亿元,年处理生活垃圾36.5万吨,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总库容400万吨,使用期10年,建设工期2年,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实际征用土地29.6公顷,当年投资1694.2万元,受纳垃圾量占全市垃圾总量80%。二、存在问题1、工程建设(1)无渗沥液处理系统工程;截洪沟沟体防渗处理未达到规定标准要求。(2)填埋气体导出后,没有集中燃烧或利用。2、运行管理(1)垃圾场内没有进行分区、分单元作业,未填埋区和作业单元雨水没有进行单独导排,造成污水、雨水混合。第2页共6页(2)没有专用压实机械对垃圾分层摊铺、压实。(3)未做到垃圾每日及时覆盖,终场边坡及覆盖面上有裸露垃圾。(4)场区无消杀(蚊、蝇、鼠等)措施和设备。(5)无防飞散设施及措施,周围存在飘扬物。(6)场内标识不健全。(7)无环境和进场垃圾监测(检验)设备和设施。(8)安全设施配备不齐全。(9)运行管理资料不健全、不标准。3、基础资料(1)缺少施工记录及竣工验收资料。(2)缺少运行管理资料(如垃圾覆土、消杀、管理手册等)。(3)缺少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和相关资料。(4)缺少特许经营协议或委托经营合同。三、整改措施1、污水处理工程(1)加强渗沥液导排和收集系统工程建设。该项工程5月中旬开工,预计入冬前竣工验收。(2)投资794.62万元征用截洪沟并进行整理,投资150万元铺设6万平方米防渗膜。对截洪沟进行防渗处理。(3)2015年投资42万元安装8米长沼气排放管150根,2015年按标准第3页共6页建设沼气回收站或沼气集中燃烧站一座,以减少不安全因素。(4)在2015年前按规定要求布设五点监测井随进监测垃圾场周围环境的影响。(5)2015年拟建一条将垃圾场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管线。(6)2015年投资建设一条砂石环路。对进场道路进行维护。2、运行管理(1)调整垃圾场作业方式,进行分区,分单元作业,做到单独导排,雨、污水分流并和垃圾分开。(2)2015年配备特种车辆,实现垃圾日产、日压实、日覆盖,以减少大气污染和飘浮物多,达到增大库容量的目的。(3)建立和完善垃圾场消杀措施和手段。(4)完善和健全场内标识。(5)建立健全工作手册及安全制度。3、基础资料(1)采取措施尽快健全施工记录,完成垃圾场竣工验收。(2)建立垃圾场运行档案,实施微机管理资料。(3)配备环境监测设备仪器,定期监测大气、水、土状况。(4)签订特许经劳协议或委托运营合同,将其装入镜框。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第4页共6页议要求,切实加强高温汛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安全管理,7月14日下午,房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全权带队到化龙生活垃圾填埋场督导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权一行实地查看了填埋作业区、渗滤液处置站和调节池,以及封闭作业空间等高风险点位隐患排查情况,现场观看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使用效果和检测流程,听取了场区作业人员对填埋场日常管理和渗滤液处置的汇报,并就扎实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全权要求,环卫所和第三方有关企业要认真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和市、县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切实做到四到位,坚决杜绝安全事故。一是安全培训到位。组织环节负责人、安管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安全风险的辨识能力和应对能力。二是资金投入到位。对所有风险点位加装警示标志和封锁装置,避免人员擅自进入。配齐防毒氧气面罩和检测设备,最大限度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三是制度落实到位。严格实行事先审批制度,务必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和五严禁、五必须工作要求,压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四是应急救援到位。结合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立即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及时发现、科学处置、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