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与孩子沟通心与心的对话丹徒区驸马山庄幼儿园董鑫摘要:语言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思维和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的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幼儿的情感发展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语言技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学习、情绪、情感的发展。关键词:交流、应人用语、尊重案例一:晨间接待的时候,乐乐静静地走进了教室,奶奶跟在她后面。“乐乐,跟老师说早上好呢!”奶奶说。其实乐乐已经跟我说过早上好了,但是声音非常的小,我只看见她的嘴巴微微动了一下。乐乐轻轻地叫了声老师早上好,顺手把她的成长档案递给我,眼睛望着前方没有跟我说话,也没有玩游戏。“乐乐,你这张照片是在哪拍的啊?”我问。“在家拍的。”乐乐简短的回答了我。我又问:“你头上戴的是什么呀?”“彩带。”乐乐这一次回答的声音大了一点。案例二:“老师早上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泽泽一边喊着老师早上好,一边走进了教室。“老师,我要先喝点水!”其实他已经在喝水了。“我都渴死了!”喝完水,放好杯子后泽泽笑眯眯地告诉我说“老师,我昨晚去学画画的!我都去了好几次了!”“真的啊你是在哪学的啊?”泽泽很开心一股脑的告诉了我,是谁送他去的,坐哪一路车去的,顺便还告诉了我他们昨天学习了用水粉画大树。“有果子的大树。”泽泽停了一会儿又补充了一句。“下一次把你的作品也带来给我欣赏一下吧!”我笑着说。“好的!”泽泽一边点头一边说,随后就和小朋友去玩游戏了。上述两个案例中的两个幼儿虽然年龄层次相同,但是由于个性完全不同,导致语言发展水平相差深远。乐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很少主动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与老师交流时说话声音柔声柔气,不敢与老师对视,内心非常的胆怯,十分的不自信。平时活动中她从不带头提问或做游戏,游戏中喜欢单独活动,上课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虽然也会举手发言,但是在请她回答时她或者起立后什么都不说,或者在启发引导后很小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泽泽则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小男孩,语言能力发展良好,他会主动与老师和同伴交流,交流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上课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应答,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年龄处于同一阶段的幼儿,由于个性、家庭生活背景等外部环境的差异,语言发展水平也各有不同。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时时注意把握分寸,根据幼儿个人特点分别加以引导。教师应如何才能做到“应人用语”呢?首先,教师要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教师真正与幼儿进行心灵交流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针对这一特点,教师与幼儿交流用语应当简单明了,同时切忌使用反语。同时生活是语言的源泉,熟悉的事物和人特别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幼儿乐于和老师说一些轻松的,同时是他们熟悉的话题。幼儿对在记忆上有意识存在,能引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对于这些事物幼儿也会非常的有兴趣聊。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幼儿能接触到的、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并以生动、有趣、形象、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中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因此,也就更加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一切活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嘴到”,观察细致、周到,语言的指导才能更加准确、到位、形象和富有感情,也更利于与幼儿的沟通。其次,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层次,以及丰富的多适应性。具体来说,教师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能力较差的孩子,应更多地运用赏识教育,鼓励幼儿勇敢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可以增强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消除幼儿的紧张的心理,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地语言交流环境;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在语速上可以适当放慢速度,显得更愿意与幼儿沟通,更有耐心。当幼儿因为拘束紧张而急促不安时,老师应给孩子一点亲密的接触,轻轻搂住他的腰、摸摸他的头,他的情绪会得到安慰和满足,会让他信心大增;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