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嗓子的歌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石门县楚江镇二完小池凤玉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动物的奇妙的发声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会用“但是”造句。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声方式。教学准备:幻灯片。一、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不用嗓子的歌手》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小黄莺想找几名金嗓子歌手,组织一支合唱队,可是却发现它们是不用嗓子的歌手,它们是谁?(板贴:小蜜蜂、小青蛙、蝉)二、学习课文过渡:这三位不用嗓子的歌手歌声怎么样,它们究竟是怎样唱歌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一)自由读课文,完成表格。歌手在哪里歌声怎样发声部位小蜜蜂小青蛙蝉1、指导学习第二段2、学生自己学习二三段3、你喜欢哪位歌手就读哪段你发现这段,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对话)该怎样读呢?小黄莺称赞说:“你的嗓子真不错!”(小蜜蜂笑了起来:“哈!你说错了。我唱歌不用嗓子,我是靠振动翅膀发声的。”(耐心善意)小黄莺称赞说:“你的嗓音真洪亮!”小青蛙也笑了起来:“哈!你说错了。我是靠长在口角两边的声囊发声的,不用嗓子。”4、合作改对话在这一段中,课文没有通过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蝉是怎样唱歌的。小黄莺在密林里,听见蝉的歌声,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们读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和你的同桌合作,模仿我们刚才学习过的二三段的写法,把第四自然段改编为对话的方式读一读,待会请一组同桌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改的编成果。(1)请一组生读改编对话,师读旁白。同学们明白了吗,原来蝉不用嗓子,靠肚子上的薄膜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尖又细,持续不断。小黄莺称赞说:“你的歌声真动听!”蝉也笑了起来:“哈!你说错了。我唱歌也不用嗓子,而是靠肚子上的两片有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你们俩改的、读的真不错,给你们颁发“最佳编剧奖”。)(2)现在我们来把小黄莺和小蜜蜂、小青蛙、蝉的对话连起来读一次,就请你们俩来读小黄莺和蝉的对话,刚才那两组同学来读小黄莺和小蜜蜂、小青蛙的对话,我们全班同学来给你们做旁白。)课中操(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过渡:小黄莺找到这三位歌手,可高兴了,你们听,森林合唱队的演出开始了,让我们赶快去欣赏欣赏吧。1、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2、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动听。“这些歌手”指谁?但是说明了什么?3、出示句式:“小明今天生病了,但是———————————。他今天不是值日生,但是——————————。”谁能仿造课文中的句子,把这两个个句子补充完整。自己模仿造一个。(四)拓展延伸不用嗓子发声的动物:•蝗虫靠小腿和翅膀摩擦发声。•蟋蟀和蝈蝈靠翅膀摩擦发声。•鳄鱼靠鳞甲发音。响尾蛇靠尾部上的角质环发声……1、说一说:()靠()发声。2、2、……表示什么?(没找完)该怎么去做?(课外阅读、上网查询)五、作业:1、用“但是”造句2、试着把第二、第三段的对话改成叙述语言。六、总结,推荐阅读:《不用嗓子的歌手》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小蜜蜂、小青蛙、蝉这三种小动物的发声方式,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有这么多不用嗓子的歌手,同学们喜欢这个奇妙的大自然吗?其实,动物界中还有许多奥妙在等着小朋友们去发现呢,希望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一定还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巨大的收获。最后推荐两篇文章,课后去读一读:《精彩的马戏》和《他们用什么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