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修辞无处不在VIP免费

修辞无处不在_第1页
1/2
修辞无处不在_第2页
2/2
《修辞无处不在》学案曹智教学目标1、树立“大修辞”的观念2、运用“大修辞”理论鉴赏作文语言教学重点1、建立“大修辞”观念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婵娟怒斥宋玉原文:“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演员张逸生说改成“你这个没骨气的文人”更好。于是郭沫若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问:这样改有什么好处?明确:语气单纯叙述,缺乏强烈的感情色彩;后者是坚决的判断句,感情强烈而语气有力。二、修辞概念狭义:就是修辞格,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广义: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三、修辞分类筛选课文信息,明确修辞可分为: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四、语音修辞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好的语言,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抑扬顿挫,回环婉转,给人以美的感受。为了增强语言的声音美,使语言达到悦耳动听,可使用以下手段调配语音:调节音节,协调平仄,调整韵脚。1、调节音节就是恰当选用不同音节的词或者短语,以使音节匀称整齐,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双声、叠韵等。看下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妇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明确:这里运用叠音词,大量叠音节词的运用不但传神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加强语气,舒展文气,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2、协调平仄就是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使语言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七律·自嘲》)3、调整韵脚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如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五、词语修辞着重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汉字,才会准确、鲜明和生动,在表达上产生精当贴切、含蓄深厚的效果。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明确:“泻”的意思是照,但用照则平淡泛味,泻的原义是液体快速地流,所以,用泻便将静景写得生动活泼。六、语句修辞着重于句子的选择。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各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郁达夫《故都的秋》)明确:结构相同,语句整齐,有一种整齐的美感,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句子整散结合,文气舒缓,给一种美感。七、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品析下列语言的修辞美(学生语言)杨树非常高大,像默默守卫的战土。一棵棵杨树之间,零星地站着几个人,有嬉笑打闹的,有窃窃私语的。微风过后,树叶哗哗作响,然后渐渐飘落,仿佛舞台上跳起的芭蕾似的。这时,路旁的街灯亮了,像夜空中再升的太阳,霎时照亮了这片天地,这便宛然有了一幅精美的风景画。明确:比喻用的好,仿用《荷塘月色》的语言,但不生硬,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学生语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天的落日已残,轻映周边的晚霞。叶在随风飘,被吹落又吹起。身世如浮萍,更像落叶,飘泊了四年,又将继续三年,幸好不是居无定所,也不用遭受“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落魄。只是,人在异地,久居他乡,此情此景更能体会词人的心境,“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日已落,只剩火烧云。明确:诗文引用得好,很切合作者的心境。可见对诗文的理解和把握较好。语音上平仄错落有致。(学生语言)拥挤的车厢中满期载的是回家的喜悦,熙熙攘攘的人群洋溢的是幸福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修辞无处不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