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曹冲称象 (2)VIP免费

6曹冲称象 (2)_第1页
1/42
6曹冲称象 (2)_第2页
2/42
6曹冲称象 (2)_第3页
3/42
第6课曹冲称象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谜语四腿如柱子,身子像面墙,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谜底:大象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大象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重点)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直”“才”“到底”在句子中的作用。(重点)3.明白平时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难点)目标导学目标导学知识备查知识备查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摘要》等书。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小儿子,相传是一位天才儿童。在十三岁时,因身染重病,不治而亡。字词学习字词学习曹姓称重官员操心柱子秤杆宰杀切割一艘船舷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课文朗读课文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一读读一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中有几个人提出了称象的办法?你认为谁的称象办法最好?深入探究深入探究第一个大臣的称象办法:造大秤不可行的原因: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第二个大臣的称象办法:不可行的原因:曹操的态度:把象割成几块称大象死了直摇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重多?比较句子:“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称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秤称提不动宰象不行读一读,比较每组中的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1.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2.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哦!我有办法啦!听到称大象的方法,曹冲想:听到宰大象的方法,曹冲想:(用船当大称)(用石头代替大象,可以一块一块地称)如果我是曹冲,还会想:()二、曹冲称象的启示1当船中放入石头时:2当大象进入船中时: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应向曹冲学习些什么?思考:•多观察日常生活•多动脑筋曹操一日好心情,众人观象真高兴。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象到底有多重。砍树造杆大秤用,秤大没人提得动。分宰再割分成块,大象活活要送命。曹操有子叫曹冲,小小年纪很聪明。议论声中站出来,我有主意大家听。一艘大船水中停,大象稳稳站船中。船舷上面刻记号,再换石头容易称。石头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题传美名。我们立志学文化,中华少年出英雄。巧记课文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七岁的曹冲想出巧妙的办法称象的故事,赞扬了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曹冲能想出巧妙的办法,这都是他平常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结果。我们也要养成会观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曹冲的办法好吗?(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课后题参考答案1.朗读课文。朗读指导:课文第3、4自然段是官员们和曹冲想出来的称象的办法,这两个自然段除了长句需要注意断句之外,还要注意“一”的读法。2.讨论:听了曹冲称象的办法,曹操为什么微笑着点点头?你还想出了什么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因为曹冲的办法既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用伤害大象,所以曹操微笑着点点头。我们还可以用人、牛、羊等来代替石头称象,这样更加方便。3.读一读,比一比。(1)曹操听了摇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2)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3)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1)用“直”,表示曹操一直在摇头,表示很不满意。(2)用“才”强调曹冲年纪很小。(3)用“到底”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6曹冲称象 (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