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曹冲称象在距离如今一千七百多年前,中国是处于魏、蜀、吴三强鼎立的三国时代。 有一天,吴国的孙权送给魏国领袖曹操一只大象,长期居住在中原的曹操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庞然大物,好奇地想知道这个大怪物的体重到底有多重?于是,他对着臣子们说:[谁有方法把这只大象称一称?]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有人回家搬出特制的秤,但大象实在太大了,一站上去,就把秤踩扁了;有人提议把大象一块一块地切下分开秤,再算算看加起来有多重,可是在场的人觉得太残忍了,而且曹操喜爱大象可爱模样,不希望为了秤重失去它。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正想要放弃的时候,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突然开口说:[我知道怎么秤了!]他请大家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个记号。然后又请大家把大象赶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刚刚画的那一条线上为止。接着,他请大家把在船上的石头逐一称过,全部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小伴侣,曹冲是不是很聪慧?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时代,曹冲的方法确实很聪慧,可是,现代的工具特别发达,我们发明出很多的工具来称重的东西,不需要再大费周章地一筐筐地搬石头。 小伴侣,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只小狗、一袋砂石、一颗苹果、一卡车的木头、一台货柜车,分别要用什么工具来称重最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