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细胞周期的理解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其表示方法如下:从A点→B点→A点(顺时针),表示一个细胞周期。(2)线段法B+C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虽然A+B所用时间长度和B+C是一样的,但因为细胞周期的起点是分裂间期,所以A+B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a点到f点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不同,但间期所用时间都比分裂期长。2.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染色体有两种形态,如图中的A和B。B是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它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条染色体就成为两条染色体。因为这两条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二者是完全相同的。(2)各时期的特点①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数目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③染色体、核仁和核膜是周期性消失的结构。【典例1】(2011·南昌模拟)如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图1中的b、图2中A→B,是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到B再到AD.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B到A再到B【思路点拨】明确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明确各时期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标准解答】选C。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上次分裂完成时,由于图1中的a、c段和图2中的由B到A都是分裂的间期,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而图1中的b、d段和图2中的由A到B是指分裂期,后期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图2中的细胞周期应是由B到A再到B。【规律方法】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像的识别(1)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后期;(2)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3)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有丝分裂末期;(4)细胞呈正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粒结构,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中心粒结构,可判断为低等植物细胞;(5)图像呈圆形或有中心粒,无细胞板结构,以缢裂方式平分细胞,可判断为动物细胞。1.有丝分裂过程细胞中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生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C,染色体数为2N)2.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作出细胞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1)a→b,l→m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2)f→g,n→o的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3)c→d,n→o的曲线变化很相似但所处时期不同。(4)c→d,h→i的变化原因都是一个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5)染色单体数量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3.根据上表可以作出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柱形图(1)由图中可知b是时有时无的,所以它表示的应该是染色单体的数量,当b存在时和它数目相同的c表示的是DNA分子的数量,则a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量。(2)①图A中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所以它表示的是DNA分子复制之后的结果,应是有丝分裂间期中DNA复制之后的时期,或者是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②图B中由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量是相等的,并且是正常体细胞中含量的两倍,且不存在染色单体,对应的是有丝分裂的后期。③图C中不含有染色单体,并且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都和正常体细胞中相等,所以它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和间期中DNA分子复制之前的时期。①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最多的。②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是由于着丝点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而DNA分子数目的加倍是由于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典例2】(2011·厦门模拟)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思路点拨】由知识信息“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末期DNA含量减半”,可推出OA、AB、BC、CD、DE所代表的时期。【标准解答】选D。O~A段发生的是DNA的复制,染色体含量不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