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鸟的天堂》教材理解_2一、词语积累1.陆续: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意思。如:快上课了,同学们陆续回到本人的座位上做上课的预备。2.展示:清晰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如:参赛的同学,一个个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3.不禁:抑制不住,禁不住。如:他爱读诗,读到会心之处常常不禁高声朗读起来。4.南国:指我国的南部。只用在书面语言中。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5.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如:这儿的风光太美了,真叫人留恋。6.应接不暇:描述人或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如:来访的家长太多,令班主任应接不暇。7.灿烂:光荣鲜明耀眼。如:节日的夜晚,满城都是灿烂的彩灯。8.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如:田野里,庄稼长得十分茂盛。9.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如:广场上挤满了人,几乎没有缝隙。10.颤抖:短促而频繁地振动。本课指在和风的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模样。如:汽车驶过桥面,能感受到桥身的颤抖。11.逼近:靠近、接近的意思。如:飞机的轰鸣声从远处慢慢逼近。二、近反义词近义词:展示--展现陆续--连续静寂--寂静茂盛--茂密颤抖--抖动灿烂--绚烂逼近--接近片刻--一会儿留恋--依恋不可计数--不计其数反义词:天堂--地狱寂静--喧哗三、难句讲析1.那翠绿的颜色,亮堂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大概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这漂亮的南国的树。“翠绿”,青绿色;“颤抖”,指在和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模样。“大概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意思是榕树的颜色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充满生命的活力。后一句赞美了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充满了作者的喜欢之情。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大榕树和那些鸟儿。由于这里的榕树之大、鸟儿之多是作者第一次见到的;榕树之富有活力和鸟儿之爽朗是作者十分喜欢的。他深深被这漂亮、奇异的风光所吸引。“留恋”,写出了作者当时不忍离开的真实心境。3.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这句全文结尾的话,是对“鸟的天堂”的赞美。“确实”是确实、实实在在的意思,强调了“鸟的天堂”是名副事实上的。这句话,依然对第二段中“‘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一个照应。(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由于这是援用朋友的说法。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由于是作者亲眼看到确实确实实的景象。)四、难段讲析课文第三部分。这部分由第十自然段到第十三自然段,讲的是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先说明又通过“鸟的天堂”的时间是早晨,“四周是静寂的”。然后由静而动,接着讲众鸟活动的情景。两个“四处”,讲鸟的数量多,满眼都是;“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讲鸟的品种多,体形不一、毛色各异;“有的……有的……有的……”讲出了鸟的动作千姿百态。最后讲“我”观看这壮观景象时的感受:“鸟的天堂”的喧哗景象令人“目不暇接”,这漂亮、奇异的风光令“我”不忍离去。本段最后详细写一只灵巧、可爱、富有生命活力的画眉鸟,反映了“我”的美妙情趣和愉悦心情。总的看来,这一部分由四个自然段组成,能够分为三个层次。第10、11自然段表达“我”与朋友第二天早晨又通过“鸟的天堂”,第12自然段写众鸟纷飞的景象,第13自然段主要表达“我”的心情和感受。所有内容都是以“鸟的天堂”为中心展开的。五、篇章学习课文共有14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l-4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耍。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风光。第三部分(10-13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通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全文是以巡游“鸟的天堂”的通过为表达顺序、以记叙“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象为中心来展开的。课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静态描写,第三部分主要是动态描写。这种写出事物静态与动态的方法,我们在写记叙景物的文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