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报告对全县12个乡镇的150个村、550名党员干部、1200名农民群众以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的中心内容是第五、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截至目前,全县450个村中,换届完毕的428个,完成比例为95%;经上级批准依法推迟选举的22个,占5%。在当选的1343名村委会委员中,主任428名,连选连任332名,占78%,村委会主任和村支部书记“一人兼”的48名,占11%;副主任79名,连选连任的57名,占72%;委员849名,连选连任的586名,占69%。从政治面貌方面看,党员共有726名,占54.1%;从文化程度方面看: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1226人,占91.2%,其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400人,占29.8%;从年龄结构结构看,45岁以下的729人,占54.0%,其中35岁以下的97人,占7.2%。总的来看,新一届村干部队伍呈现出知识水逐步提平高、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等特点。总之,本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成功的。一、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综合第五、六两届特别是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来看,个别地方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存在“非法竞选”现象。在个别村,争夺村级政权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有些人利用夜晚开“黑会”,走村串户拉选票,给竞争对手“泼脏水”,许下诺言搞贿选,甚至私下印制假选票。选举结束后,上台的放鞭炮摆宴席,落选的上访告状,有些行为甚至严重违反了《组织法》,造成极恶劣的影响。2、宗族观念和宗派势力有所抬头。在换届选举中,有些人为达到目的,极力拉笼本家族的人投自己的票;为了保护自己和本家族的利益,同宗同族的人也非常希望选上自己的代言人。无形之中,村干部竞选就演化成了宗族势力之间的较量。姓氏、宗派较多的村,这一现象更加突出,矛盾冲突也就更加激烈。边务乡的杨庄村就是这样:杨姓是大姓,柳、王是两小姓,大第1页共8页姓与两小姓之间历来矛盾重重。上次换届选举中,乡政府为了避免发生新的冲突,依然倾向于在杨姓中选出村主任,以便于与杨姓支部书记配合工作。谁知两小姓通过采取柳王联合的方法,选上了柳姓人当上了村主任。之后村主任与村支书对着干,出现了各自为政的不良局面。3、村民参选热情有所下降。从总体上看,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农民参与选举活动的热情很高,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其间存在的问题较多;第六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对少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参与选举活动的热情有所下降。从农民直接参加现场投票选举的情况来看,第五届的参选率是88.1%,第六届则下降到82.3%。4、个别地方选举结果出乎意料。一是抗税户当选。在上届选举中,圣佛镇西田寨村一个多年抗交三提五统和农业税的“抗税大户”当选了村主任;另有一个村的一个老上访户竟然也当选为村委会干部。这种人在工作中总是与乡、村党组织对着干,使许多工作推不开。尽管这些人后来都被依法罢免了职务,但是其教训却是深刻的。二是乡(镇)、村党组织理想的候选人落选。这些候选人虽然在品行、能力等方面都高出一头,但最后并未全部如愿当选。本届选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竞选村委会主任、党支部成员可以竞选村委会干部,但从结果来看,村支部书记竞选成功的仅占11%,党支部成员竞选为村委会干部的仅占25%,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村干部在群众中产生了信任危机。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近几年来,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创新举措不断推出,之所以还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个别乡镇干部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乡镇干部对村民直选工作缺乏正确认识突出地表现为“四怕”:一怕给农民的自主权越大就越不好管,给基层工作增加难度;二怕少数宗派矛盾复杂的村会因村民直选造成矛盾激化,产生新的矛盾隐患;三怕新当选的干部“不服管”,与乡(镇)、村党组织对着干;四怕换届选举工作耗时费力,影响经济的发第2页共8页展。因此,有些乡镇领导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求稳怕乱、等待观望、敷衍塞责等错误认识,对关于村委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