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主任主要事迹材料前往抢救的是大河村委会主任罗朝珍。当晚,他与该村副主任刘艳一同到川岩组抓烤烟生产工作,晚上7时许,接到群众电话,说黄茅坪组群众因矛盾纠纷要扯皮打架,挂断电话,晚饭都来不及吃,骑上摩托车就匆匆往黄茅坪方向赶去。罗朝珍同志因患有颅内血管肿瘤,途中由于赶得太急,使颅内肿瘤破裂出血,导致神志昏迷,从行驶中的摩托车上摔下来,造成头部严重损伤,当时人事不省,经乡卫生院紧急处理后,转送县人民医院抢救。罗朝珍同志于20XX年当选为尚寨土家族乡大河村村委会主任,20XX年继续被高票当选为该村村委会主任,由于支部书记未能成功选出,罗朝珍作为支部委员,将村支两委的重担一肩挑。罗朝珍同志虽然文化不高,但性格耿直、公正无私、敢想敢干、勇于带领群众致富。在工作中,他雷厉风行,敢于担当,村里的矛盾纠纷、大事小务,除非是特别重大的问题,始终坚持自己解决、消化,从不遇到问题就往乡里推。在任期间,一次因为干旱缺水,大河村群众几十人,扛着锄头钢钎,准备挖大河村川岩水库水管,如果该工程被破坏,将直接关系到本村及邻村上千人饮水问题,罗朝珍同志接到信息后,来不及多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凭着他在群众中的威信,通过思想工作,说服解散了群众,确保管道完好无损。“要想快致富,种烟是出路”,这是罗朝珍同志的口头禅。为加快同步小康创建步伐,罗朝珍同志认为目前只有发展烤烟这一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才能有效地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的。为扩大烤烟种植规模,他经常走村串户,与群众拉家常,给他们算经济帐,承诺争取项目修建烟区生产便道和帮助困难群众在信用社协调贷款,通过努力,共修建烟区生产便道10余公里,共帮助24户资金投入困难的群众协调贷款。在群众观望不前之时,他自己以实际行动挺身而出,将在外打工的儿子叫回,果断种植烤烟220亩,建烤房14间,成为第一个“带头吃螃蟹”的人。在罗朝珍同志的带动下,群众种烟积极性得到空前高涨,20XX年,带动全村种植烤烟1200亩,实现第1页共5页经济收入432万元。罗朝珍同志头脑中装着的是村里的大小事务,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总是粗心大意。他平时也时不时感觉头部有胀痛、眩晕的情况,但总认为没事,未放在心上。特别是今年,村两委的工作重担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俗话说:“再坚强的硬汉,也经不起病魔的折腾”,罗朝珍同志倒下了,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病床上,他还在询问烟区公路建设的进展情况。有群众说,罗朝珍是铁打的硬汉,但“铁人”也不是坚韧不摧。罗朝珍同志伤病后,大河村群众自发赶到医院探视,在贵阳住院期间,大河村在贵阳务工代表李登茂的带动下,组织务工人员轮班义务看护。群众的行动,是对他无言的肯定,使这位钢铁般的汉子流下了欣慰的泪水。12平凡岗位的坚守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较高的学历,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着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后发赶超的精神。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坚守在远离城市喧嚣层层大门紧锁的“家”;他除了上班就是家庭,“两点式”的生活模式,使自己对变电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对家庭有一份亏欠;他极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就是在无数次枯燥机械的接令、操作、复令、清扫设备卫生、巡视设备中度过;他每时、每刻面对的都是一些随时在变动的数字和主变均匀嗡嗡的声音,这就是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人生。危难关头冲锋在前作为管辖10座变电站巡维中心里的一名老变电运行员,岗位的特殊性和事故的突发性,决定了他不能享受到常人正常的生活节奏。有时刚坐上饭桌,还没来得及扒拉一口饭菜,一个调度电话,他就得放下碗筷,快速赶往事故现场操作;有时在狂风暴雨的深夜,当他正准备熄灯休息,一个突发事故,他又要重新打点行装,连夜赶往现场检查……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第2页共5页危难情况下,在这个19人组成的“大家庭里”,共度难关、同舟共济往往是唯一的选择。20XX年4月17日各变电站在短短的3小时03分钟内,镇远境地受到一场罕见龙卷风及雷电冰雹的袭击,造成各变电站21台开关跳闸,2座35kv变电站失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