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参考讲话亲爱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晨好!今天我演讲的标题是《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1911年迸发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卖国、独裁、腐朽的清王朝,完毕了在中国历史上连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具有深远妨碍和伟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发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部历史进程开展的必定结果。1898年的戊戌维新运动初步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个运动的失败说明依托封建皇权进展改革不过是一种虚妄的梦想。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尽管反映了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昂扬斗志,这次斗争的失败则又一次说明了旧式农民战争无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成功。这两次紧相连接的深化的政治大搏斗,不仅预示着旧的斗争马上让位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且也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到来。国内外反动权力在上述两大历史事件中进一步暴露了本人的狰狞面目。各帝国主义国家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再一次用本人的血手残酷屠杀无辜的中国人民,肆意掠夺中国的财富和践踏中国的主权。国内封建反动权力通过戊戌政变说明他们敌视一切改革和进步,而在义和团运动中的种种行径则说明他们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忠顺的奴才和帮凶。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真正把中国拖上了绝境。如此,他们就成为让更多的人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反面教员。在本世纪的最初10年间,一个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民主派,迅速构成并壮大起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确实是这个政治派别的旗帜。正是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下,通过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才使得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现实。正如毛泽东同志屡次指出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在比拟完全的意义上说,是从辛亥革命开场的。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外国资本主义以及后来的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一步步地把中国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就开场了对抗外国侵略者及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坚韧斗争,从而揭开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斗争是可歌可泣的。但在辛亥革命往常,所有的斗争,都还只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预备阶段。这是由于,当时的各种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斗争,都还只是在个别方面打击外国侵略者或本国封建权力这两个主要敌人,都还没有可以提出较为系统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一些直截了当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战争(如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广大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曾以大无畏的气概血战疆场,但整个战争毕竟不得不在封建政权的组织和指挥下来进展。有的农民战争尽管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战斗目的,但本身并不能挣脱皇权主义的束缚(如太平天国运动);还有的农民战争矛头公开指向外国侵略者,自发地组织起来展开武装斗争,但却无法抗拒封建统治阶级的操纵和利用(如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改革,满腔热诚地企求通过学习西方来到达“救亡”和争取国家富强的目的,却把希望寄予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之上。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甘屈从于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对抗精神,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的和重要的预备,但却还难以称得上是正规的和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辛亥革命的预备时期,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和他的战友们共同制订了完好的民主革命政纲。当时的“民族主义”尽管还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论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必要性时,带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十分强烈地宣说以满族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清政府,已经是列强的“鹰犬”,“洋人的朝廷”,只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才能防止“瓜分”、“亡国”的命运,因此在本质上包含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当时的“民权主义”,明确声称“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人民所堪受的”,进而直截了当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任务,这就把民主主义开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孙中山曾经把“民生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甚至一度把本人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