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石潭记复习VIP免费

小石潭记复习_第1页
1/12
小石潭记复习_第2页
2/12
小石潭记复习_第3页
3/12
小石潭记课文朗读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an石底以出,为坻chi,为屿,为嵁ka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课文朗读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chua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文言词语1——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把,用,介词因为,连词大约,副词可以,副词文言词语2——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名词作状语)•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形容词作状语)•日光下澈•(照射,形容词用作动词)•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名词作状语)•其岸势犬牙差互•(象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文言词语3——其他•1、水尤清冽•2、为坻,为屿,为嵁•3、佁然不动•4、悄怆幽邃•5、以其境过清•6、记之而去•7、隶而从者格外不平的岩石小岛水中高地忧伤的样子凄清离开随从呆呆的样子句子翻译1•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2、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句子翻译2•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照射到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文章评价•1、主题•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章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2、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精要练习1•1、本文作者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唐宋八大家吗?请例举两个以上。•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ɡ)清冽(liè)•B.为坻(chí)为嵁(kān)•C.参差(cēncī)佁然(yí)•D.俶尔(shū)翕忽(xī)D精要练习2•3、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选C•4、文中直接写水清和间接写水清的句子分别是:•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精要练习3•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作者因小石潭的美景而欢快,但欢乐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石潭记复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