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身边的孩子周老师2015.11作为一名工作岗位上有经验的教师,我全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同时在《纲要》的精神感召下,在新邨的大门前,我无数次的审视自己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清楚的明白:作为新邨教师我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以具备怎样的优化素质在新邨的教育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和魅力。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我充当着的不仅仅是学习中的老师,而且扮演着生活中的妈妈,游戏中的伙伴,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等多个角色。带着满腔的童心我走近孩子们的世界,在那里我感受到了最纯真的心灵世界孩子天生是一张白纸,没有瑕疵。教师要认识到问题—往往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过程,是成长的过程。犹如幼儿将饭吃到脸上,将玩具放进嘴里,将大便拉倒裤子上,将鞋子反穿着也感觉舒服一样。这些是成长的过程、成长的必然,教师应该充分理解这些必然,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用赏识的语言去夸奖,用赏识的目光去欣赏,用赏识的动作去鼓励,爱是最美的语言,微笑是最具感染力的行为,赏识是最大的认同。1.以理解、信任的心态赏识孩子。幼儿的情绪变化是直接的,不加修饰的,他们随时随地会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对此如果我们一味压抑孩子的情感,这样给孩子留下的是对自己情感的封闭,带来的会是往后一种冷漠的待人态度,这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而我们这时给予他们的最好的机会是让他们愉快的宣泄自己消极情绪,以理解,信任的心态赏识孩子。让孩子把内心的想妈妈的情感彻底的宣泄了,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孩子离不开的是爱他们需要的是亲人的爱。当孩子宣泄他们的爱时,我们还应该及时满足他们对爱的需求,给予他们表达爱、得到爱的机会,让孩子的这种消极的情绪完全的转化为积极的情绪,这是我们的帮助,是他们最好的解药。开学的第一天,薇薇就走进我的视线里,她一身白裙子,背着个显眼精致的小书包,文静害羞的紧偎在妈妈的身后,并不时用她好奇的目光打量周围的环境。在同龄人中,她的目光更吸引人的关注,在那双黑眸里、在好奇的背后,我看到的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一丝丝的倔强和冷漠。在妈妈陪伴的那一刻她是开心恬静的天使,然而在母亲离开的一刹那,她先是惊恐这一切的突然改变,然后就开始发疯似的寻找妈妈,无论老师如何的安慰,转移话题都无济于事,她拒绝了老师的拥抱和陪伴。老师动一下,她就像无骨虫瘫在地上,又哭又闹。老师看在眼里,心理明白,对于这个过于宠爱又特别依恋母亲的特殊孩子,一时的强制手段和哄骗都是行不通的。只能观察等待时机,适时的引导。当她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绪后,老师再给予关爱,用理解的语言、用赏识的目光和心态对待她,让她慢慢走出消极的情绪,享受教师无私的母爱。2.用博爱宽容的胸襟赏识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空间和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他们急切满足自己的好奇,尝试探索周围一切的时候,难免会犯这样和那样的过错,成人要以宽容的胸襟赏识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表现自己的不同想法。俗话说“人无完人”。对于自治力十分有限不懂事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更要宽容孩子的“破坏”行为。例如,有一次班上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海螺,吹吹能发出很美的声音,于是小朋友都很感兴趣,都拥着这个小朋友看。于是我就说,“小朋友只要你们亲亲小海螺吹吹它,它就会给你唱歌的。”同时我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尝试的玩了一会。结束后我说小海螺累了要睡觉了。于是接着组织别的活动。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只听“啪啦”一声,小海螺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截。而站在旁边的薇薇正惊恐的望着我。当时我真的很生气,一个好好的玩具眨眼就摔成这样。于是我走过去,蹲下来询问原因,原来她听我说小海螺会唱歌睡觉,她就想看看海螺里面睡的是怎么的一个娃娃。为什么它会唱这么好听的歌。听着她稚气的回答,我笑了,也许她的回答在大人眼里是傻,但是对于天真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他们的个性特点,童真无邪,一种执着的好奇,一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