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保护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一、林业生态建设现状xx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是xx市经济、交通、信息中心。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平均宽24公里,土地总面积332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2.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60米,西部为波状高原沙化区,东部为丘陵沟壑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325~400毫米,年蒸发量2500~2800毫米,是降雨量7倍,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气候干旱少雨、地下水资源溃乏是本地区影响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截至20XX年底,xx区森林总面积达到146.75万亩,其中乔木林地2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灌木林地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6.5%;活立木总蓄积量28.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3.01%。未成林地37.3万亩,宜林地104万亩。林沙产业总值达2.32亿元。生态环境实现由过去的“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到“整体遏制,区域好转”再到“整体好转,局部优化”的历史性转变;林沙产业快速发展,与林业建设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发展。二、20XX年xx区林业工作完成情况20XX年,xx区林业围绕“建设现代林业,打造森林城市”的目标,按照打造城市核心区,发展城市林业,增强城市生态功能的要求,借助全市“两个百万亩”生态工程建设的契机,全面启动实施“东胜城市森林系统建设工程”和“农村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工程”,把“两大系统”建设作为实现“四大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强势加以推进。全面加大林地资源保护力度,严格征占用林地管理,把林地管理作为促进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坚决加以保护。1.城市森林系统建设。在东胜城郊、园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由近及远规划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其它乔灌草为辅,突出将XX县区与卫星镇区、与专题工业园区、与通道区的非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城市森林建设范围,形成斑状、块状、带状的林网格局,建成XX县区园林化、XX县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第1页共7页功能完备近自然状态的城市森林系统,大力增加城市绿量,体现森林绿色景观,更加注重林业生态功能的发挥,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20XX年结合三北四期工程和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加大地方财政投资力度,完成吉劳庆川湿地、城乡统筹示范区、危险化学品园区、汽车博览园周边及109国道、世纪大道和秦直道两侧生态景观林建设15万亩,共计栽植油松、樟子松1010万株(其中:1.3米油松樟子松9万亩,栽植666万株;2.5米高油松樟子松1万亩,栽植74万株,0.8米高油松樟子松5万亩,栽植270万株)。2.农村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在农村地区本着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的原则着力建设相对稳定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20XX年结合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程完成沙棘、沙柳生态原料林种植3万亩,完成重点工程历年补植2.8万亩。稳步推进人口转移工作,全年生态移民14619人。进一步强化全面禁牧措施,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修复。3.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因近年来持续干旱少雨,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湖面水位逐年下降,现不足3平方公里。2007年经过组织有关湿地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重点落实三项措施,加强湿地恢复工作,一是实施生态移民,到20XX年终止保护区农牧业生产;二是畅通补水通道。三是加强生态建设,以灌草为主。20XX年完成2007、2008年湿地保护工程网围栏建设160公里,护岸林建设6975亩,清理河道15公里。目前,保护区范围内生态恢复效果明显,人们保护湿地和野生鸟类的主动性明显增强。4.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罕台镇永胜村规划新建一处高标准的樟子松、油松义务植树基地,控制面积3万亩,设计种植樟子松、油松、山桃、山杏、杨柳榆、紫穗槐等植物。到目前,共组织16万适龄公民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143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7%。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意识进一步增强。5.征占用林地审批。按照《xx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林第2页共7页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政发〔2007〕46号)精神,xx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地征占用审批管理工作,要求规划、土地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前,必须取得林业部门的林地审核意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