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榜样教育的困境与提升策略摘要:榜样教育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价值导向、熏陶情感、强化践行的独特功能。当前,以榜样教育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选取理想化、宣传形式化、践行空泛化等困境。我们要把握榜样教育的规律,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认真选取榜样、广泛宣传、增强实践性,将榜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榜样教育以先进事迹与人物引导社会风尚、指引时代发展方向,对大学生从思想与行为上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榜样教育视域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析存在的问题,创新榜样教育的方法,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一、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独特功能榜样教育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1]它具有形象性、鲜活性等特点,是人们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也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一)价值导向功能大学生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觀培育,就是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与价值目标,并在日常生活中践履。高校通过对大学生榜样教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选取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弘扬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先进代表与典型、道德模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生动形象地阐释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的具体表现,增加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通过先进人物的思想与人格力量凝聚与鼓舞大学生,并借助宣传与舆论引导,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大学生的观念、思想与行为,促进他们学榜样、仿榜样,形成导向作用。(二)熏陶情感功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对真理的追求。从大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特点来看,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与素质,情感上爱憎分明、情感丰富并易受外部信息影响,对榜样人物、典型事迹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通过了榜样教育,把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以事感人相结合,促进大学生从精神上体悟先进人物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并从情感上产生同化、趋同、效仿的愿望。比如,通过宣传与介绍爱国人物的事迹,大学生会产生爱国的情怀,在情感上更加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具体内涵与要义。(三)强化践行功能通过对时代先进人物、校园优秀同学、往届优秀毕业生等的宣传,挖掘他们事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精神,把抽象的标准转为具体的身边事、身边人,引导学生对照比较,产生看得见、学得到的践行效果。“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而榜样教育则将这种抽象性、概括性具象化、生活化,让大学生更容易跟着榜样学、跟着榜样走。比如,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介绍他们的敬业爱岗、认真工作情况与具体事例,让大学生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榜样教育的困境分析作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榜样教育对青年学生起着很好的示范、带动、激励、导向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大学生对榜样认可有所下降,以榜样教育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一定的困境。(一)榜样选取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想化榜校选取是榜样教育的首要问题,选取的榜样过于理想化,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