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中的困境及出路摘要:高校理论性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政治理论兴趣和爱好而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是凝聚学生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理论性社团的建设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尤其要注重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对外建设。关键词: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困境;出路引言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能力,开拓眼界的重要平台。高校政治理论学习型社团在党团组织的指导下,以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为主要目标,是大学生学习、宣传、研究政治理论的新载体和新途径。1.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基本概念大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人生或社会经验、对事物的认知情况等,自发地组织起来的学生团体。大学生理论社团多是集知识性、理论性、学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社团组织,是传承文化的青年团体。这类社团有助于大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理论社团有其自身特点,政治性强,因而非常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大学生理论社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助于培养杰出人才。2.困境分析2.1资源少理论社团,不同于其他文艺、实践、综合类型社团,其发展必须依仗于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学术资源,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对于大学生理论社团,想要提高层次,增强效果,必须有足够的学术资源和财力资源保证理论学习活动的质量。然而实际情况是,老师的指导仅仅在于为大家开设例行讲座,而不是做好社团顶层方面的设计工作,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缺乏对社团切实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有效的支持。2.2人员散干部队伍管理松散和社团成员素质层次不一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障碍。对于理论社团,由于当前形势下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社会思潮涌现激荡,部分青年学生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明辨是非,感到马克思主义离我们越来越远,导致社团自身的吸引力不大。很难做到每位学生干部都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导致个别同学的加入也不过是走走形式,社团成员参与活动随意性大,社团活动难以有序开展。2.3受冷落理论社团往往以引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为主,活动内容相对枯燥,活动形式过于陈旧单一,缺乏亮点,气氛严肃,学生很难有实际收获。加之我国处于发展转型期的特殊阶段,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即使加入社团也是出于功利目的。导致中特会在成立之初“招兵买马”时“兵强马壮”,在一段时间后成员失去新鲜感纷纷“销声匿迹”,积极性越来越低,参与活动的人员越来越少,社团的影响力也日趋下降,受到学生的冷落。3.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出路3.1明确理论社团定位,完善社团管理制度高校理论社团是社会思潮碰撞冲击和在我们党有意识引导下催生的产物,无论是老牌理论社团和新近建立的理论社团都要对此保持明晰的认识,这对正确开展社团工作、避免走入误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理论社团是以学生中的理论爱好者组成的学生团体,在根本上讲是为广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引导服务,因此,应该在秉承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基础上开展工作,这也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运用。其次,理论社团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要有承担起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觉悟。3.2加强社会实践,打造品牌社团(1)创新活动形式,开展特色活动作为理论性社团,社团活动的吸引力较之兴趣类社团相对不够,因此社团必须打造具体特色的精品活动。以青马会为例,社团每年都会举办时大型时政研讨会,邀请高校理论性社团参与,帮助同学自主学习和研讨国内外大事件,在校内外已然形成一种青年关心国家发展的良好风气。与此同时,社团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