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实验小学“三步六环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音乐总课时学习内容聆听《丰收锣鼓》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2.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学习重、难点1、熟悉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2、会哼唱旋律,并熟悉旋律教具学具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聆听全曲。(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5.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二、主题创作活动?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课后反思这是一首民乐合奏的乐曲,在欣赏的时候学生很难分辨民族乐器在乐曲中的出现,于是我事先用多媒体、课件等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教学,通过聆听乐器的音色、区别乐器的形状、以及给予民族乐器的分类。在第二节欣赏课中,学生基本上能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但是在分段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