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与交流,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转化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接受转化的思想,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以及应用。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符号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计算(1)2.6+3.1=(2)(-2.6)+(-3.1)=(3)8+(-3)=(4)(-2)+0.6=(5)(+5)+(-5)=(6)(-6.9)+0=学生总结有理数加法计算法则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5)=+(-7)=-(+8)=-(+2)=+(-3)=-(-9)=3.某日玉山的最高气温是22摄氏度,最高气温是13摄氏度;北京的最高气温是16摄氏度,最低气温是-5摄氏度,两地当天的温差分别是多少?解:22-13=916-(-5)=?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二.合作探究问题1比较下列算式减法加法(+10)-(+3)=(+10)+(-3)=可以看出两式的计算结果相同即:(+10)-(+3)=(+10)+(-3)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问题2计算(-10)-(-4)因为(-6)+(-4)=(-10)所以(-10)-(-4)=(-6)而(-10)+4=(-6)于是有(-10)-(-4)=(-10)+4结论: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问题3计算(-2)-0(-2)-0=(-2)+0=-2由上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字母表示:a-b=a+(-b)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两个要素要发生变化1.减号变为加号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三.典例分析例1:计算(1)(-3)-(-5)(2)0-7解:(1)原式=(-3)+(+5)=2(2)原式=0+(-7)=-7例2:计算(1)18-(-3)(2)(-3)-18=(3)0-(-3)(4)(-3)-(-18)=四.课堂练习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B.若两个数的差为0,则这两个数必相等C.零减去一个数一定得负数D.一个负数减去一个负数结果仍是负数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请问珠穆朗玛峰必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五.课堂小结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要特别注意减数的符号。六.布置作业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