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一、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柳宗元的文学创作成就及文学主张;•2.领会本文材料选用典型而准确及以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二、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朝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他曾与刘禹锡等人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实行革新政治的措施。不久,新政失败,集团成员纷纷遭到贬杀。柳宗元也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来又任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十一月病卒于柳州任所。当地百姓在罗池为他立庙,世代祭祀。有《柳河东集》存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的散文,富有社会现实内容。他的传记散文、山水游记以及讽刺小品都具有这一特色。《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欧寄传》《永州八记》《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是柳宗元的传世名篇。柳州柳侯公园三、写作背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朱作乱称帝,段秀泚实斥为狂贼,以朝笏击朱面额,被害,追赠太尉。到了贞元、元和年间,柳宗元有感于“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所立如是”,于是元和九年(814)在永州贬所写了此文,来辩驳人们对段太尉的曲解,同时送给正在当使馆修撰的友人韩愈,以供修史时做参考。作者《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说:“太尉大节,古固无有。然人以为偶一奋,邃名无穷,今大不然。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事无一不可蒞记。会在下名未达,以故不闻,非直以一时取为谅(信)也。”对写作背景作了明确的交待。四、结构层次全文共分为四段:第一段(开头……邠州由是无祸):勇服郭晞,突出段秀实不畏强暴的性格。第二段(先是……自恨死):仁愧焦令谌,展现其性格中仁信爱民的一面。第三段(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其故封识具存):节显治事堂,突出表现人物廉洁耿介的品质。第四段(太尉逸事如右……结尾):交待写作时间、原因和材料来源,以证实逸事状内容之不谬。五、思想内容分析1.基本内容通过段秀实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等三件逸事,多侧面地塑造了这位正直官吏的形象,颂扬了段秀实刚勇仁义的精神和清正廉洁的风操。2.段秀实的性格特征全文共写了三件逸事: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和节显治事堂,分别刻画出了段秀实勇、仁、廉的性格特征。第一件逸事:勇服郭,集中表现段太尉之勇。晞郭:纵士卒无赖,士卒肆意;晞白孝德:戚不敢言;段秀实:自荐已乱,断头注槊上,赴营陈辞,留宿军营。郭折服。晞柔中寓刚、勇毅见于平易的鲜明个性。第二件逸事:仁愧焦令谌,集中表现段太尉之仁。焦令谌:取人田,归我半,督责益急;我畏段某耶?大杖击二十。段太尉: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哺农;取骑马卖,市谷代偿。尹少荣: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焦令谌:“吾终不可以见段公!”自恨死。段太尉仁信爱民的高尚品质得到鲜明体现。第三件逸事:节显治事堂,集中表现段太尉之廉。朱行贿,太尉婿“处贱无以拒”。泚段秀实:戒其族,怒斥婿,栖之梁木。充分表现段太尉一尘不染、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六、写作特点•1.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2.以人物自身富于特征性的动作和语言刻画其性格,不发议论;•3.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突出中心人物形象寓褒贬于叙事。七、参考译文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第三于郭任尚书,代理郭晞子仪军营统领,驻军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宁节度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