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结构图一、教材概貌“灿烂的中国文化”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二、单元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1.识字、写字2.学会使用字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阅读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思想,增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4.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2、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知识点分布•识字写字认识36个会写40个读读写写50个•每篇课文中暗含的内容与要求《孔子拜师》理出课文叙述顺序;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方法理解词句;语言积累《盘古开天地》了解课文脉络,激发阅读的想象力,复述课文《赵州桥》积累语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阅读课文,了解画面内容;培养自学能力•语言积累《孔子拜师》抄写喜欢的句子《盘古开天地》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偏正短语《赵州桥》生动的第三自然段四、课后思考这些内容与要求,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扎实地落实,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形成能力,在考试中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