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案例綦江区南州小学穆世强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第45页——第46页例1、2及课堂活动1、2题和练习九1、2题。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与位置”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和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类似“第几组、第几排”的方式描述在平面上座位的位置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课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的思维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方法。难点是学生对物体在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正确转换学生分析:本年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进入新课程的实验,在教师民主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强,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新颖、有趣味的合作学习、交流、游戏等活动。他们爱思考、善提问,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信、大胆地通过各种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注重体现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在班级交流活动中对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进行疏理、比较;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知识运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不但学会知识,而且获得初步了的探究能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从而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让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产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方法。教学难点:物体在生活中的位置与图上位置的正确转换。1教学准备:座位图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学生活动:请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他有什么优点?师:同学们都能用几组几号或第几组第几排的方式来确定位置(板书:①用第几组第几排的方式),只不过数的方法不同,有的从左边数,有的从右边数,有的从前面数,有的从后面数。其实,确定位置还有其它很多的方式,想知道吗?从而引入课题: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设计意图:通过找好朋友的位置,引导学生对一年级学过的用类似“第几组第几排”的方式来确定位置这个旧知的回忆,为学新知过渡作铺垫。然后通过激趣引起学生好奇心而引入新课。]二、新知探究1.认识数对(1)认识列和行。学生活动:回答刚才同学们说的第几组的组指的是什么?第几排的排又指的什么?师板书:组—列排—行[设计意图:让生由旧知过渡到新知,由组与排自然过渡到列与行。](2)怎样确定列与行师:出示座位图学生活动:①回答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面对面,每一组也就是每一竖排为列,并从左往右依次数,横排为行,并从前往后依次数。②师生互动:在教室里,哪是观察者?哪是被观察者?第一列、第二列、第五列、第一行、第二行、第六行分别起立。③数一数:这个座位图有几列?有几行?并仔细观察:小强、小娟、小红同学的位置分别在哪里?(板书:②第3列第2行)2小健小强小红小娟小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座位图中的列与行到亲身体验生活中的列与行,再到确定图中的位置。让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3)列与行的表示方法学生活动:①主动探索:能用比上面更简洁的方式来表示小红的位置吗?试一试,写一写。师:巡视,并让部分同学把不同的写法板书在黑板上。②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写法,并讨论各种写法有哪些共同点?③分组汇报,引导揭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3,2)教师活动:小结并让生认识数对:数对的读法:(3,2)读作:3,2。含义:3为列,2为行,用逗号隔开,括号表示是一组数对。学生活动:①用数对表示另两名同学的位置。两名学生板演,全班齐练。②感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优越性——简明、清楚、准确。[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一系列学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同时亲身感悟到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