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业局土肥工作总结2014年,土肥站在省市县农业局的领导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以耕地质量建设为核心,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抓好土肥项目建设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指导、扩大技术覆盖率、强化示范样板带动、加强配方肥推广应用、提高技术普及率”等中心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1、扩展技术覆盖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县域所有耕地,突出以粮食、烟草、蔬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普及应用为重点,技术辐射覆盖到本地其他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完成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00余万亩。其中:早稻16万亩,中稻10万亩,晚稻30万亩,玉米8万亩,油菜2万亩,其它22万亩。技术覆盖全县26个乡镇,505个行政村,14.4万户农户。2、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突出以种植业大户、科技示范户、高产创建示范户、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基本涵盖主导产业、特色农经、三品基地等区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服务320户,指导面积5.8万亩,全年采集个性化土样100个,根据土样测试结果,实行精确施肥指导服务,制定个性化施肥配方14个,并建立农户个性化测土配方施肥档案,动态监测施肥效果和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与培训。举办培训班62期次,科技赶集30场次,共培训技术骨干及农户5300人次。累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4.5万份。通过推进“领导抓联系、专家送技术、农户传帮带”的技术指导模式,逐步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内涵深化和外延扩展。3、增大配方肥施用比例。重点突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推广应用配方肥,逐步带动配方肥的普及应用。2014年,全县农作物应用配方肥面积为55.6万亩,配方肥施用总量2.31第1页共6页万吨。其中烤烟专用配方肥1.32万吨,水稻专用配方肥0.84万吨,玉米专用配方肥0.15万吨。与习惯施肥比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总节约化肥2000吨,增产14000吨,总节本增效7802万元。4、扩大示范带动范围。强化项目示范带动,采取专家包片负责和整村建设的办法,整乡整村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普及。与粮油高产创建、果茶标准园区建设、优势农产品开发相结合,巩固建立配方施肥示范平台,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百千万”示范工程,县乡村分层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片、方),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引导带动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4年,建立示范片点20个,示范面积5.8万亩,有效地促进了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二、抓实了常规工作1、加强耕地质量管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2014年,我县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对《XX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XX省非农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办法》、《XX省地地开发整理条例》、《XX省耕地质量评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年出动宣传车辆22台次,人员212人次,印发各类资料2.6万余份。二是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切实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工作。按照《XX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XX省耕地质量评定办法》、《XX省非农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办法》及《xx县耕地质量管理办法》,我县着力抓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建设与管理,农业局会同国土部门切实加强占用耕地补充耕地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条例》和“两个办法、两个通知》文件精神执行相关耕地质量与建设工作。具体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耕地划补方案的制定和审核,耕地补充项目选址论证,耕作层剥离回填方案制定,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等方面工作。2014年,对国土整理项目洋市的老屋村、瓦僚村等标段进行了检查验收,对工程质量不合格地段出具了建设性整改意见。2、耕地质量监测第2页共6页建立了我县耕地质量评定数据库,建立并完善仁义岸村部级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和5个省级、10个市级大田肥力定位监测点建设,及时调查取样跟踪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建立了大田监测数据库。3、做好各类信息表格填报。严格按照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