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导论要点总结第一章信息与信息对抗1.根据广义信息模型,阐述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外部世界现象,系统中的数据和人掌握的知识或情报等。外部世界现象和人为消息通过观测,转换和整理可以得到数据,数据通过分析和理解可得知识或情报,然后在进行应用(形成图)2.信息的特征是什么。独立性,转移性,相对性,变换性,时效性,共享性。3.信息对抗,信息化战争,信息作战,信息战的定义及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信息对抗:指围绕信息利用展开的攻防斗争,其目的是取得信息优势,即通过能力竞争或攻防斗争是自己在信息利用方面比竞争对手处于占优地位,为取得竞争最终胜利奠定基础。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战争或冲突信息作战:在信息战中采取的行动方法信息战:通过信息利用和攻击,信息防御等信息对抗行动,夺取信息优势,为达到战争或冲突的最终目的奠定基础。相同点:四者形成的基础相同,都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并且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是以信息,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为基础不同点:侧重点不同,层次也有高到低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战争形势信息战:以夺取信息优势为目的的作战样式信息作战:在信息战中采取的信息利用,信息对抗行动方法4.信息优势的地位和决定要素是什么。地位:在主导机动,精确交战,聚集后勤,全维防护中,信息优势是实现以上四种作战概念和提交各种参战力量,协同行动聚焦效果的前提决定要素:1.信息利用(包括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表达,理解和第1页共7页运用)。2.信息防御(包括保护,攻击检测,攻击后恢复)。3.信息进攻(包括破坏,扰乱和窃密)。5.信息对抗从哪些方面扩大了战争的范畴。信息对抗从战争空间,范围,时间,强度方面扩大了其范畴,使其空间向太空发展,范围向民间发展,时间向连续状态发展,强度向强弱两级扩展第二章信息对抗形式与特征1.军事信息战六种作战形式的作战目的是什么。(1)心理战。其目的是通过操纵信息影响地方的思维推理能力,过程和结果。欺骗,物理摧毁,信息攻击和电子战都可用来辅助达到心理感知目的(2)军事欺骗:其目的是通过物理电子和信息示假行动误导敌方对己方的意图和能力的感知或掌握(3)作战安全:其目的是通过作战和技术安全措施为信息系统的物理成分,人员和信息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4)电子战:其目的是通过电磁频谱扰乱和破坏敌方的电子信息系统以及其中的信息(5)物理摧毁:其目的是通过释放储存的能量破坏物理设施(6)网络战。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工具和操作技巧扰乱和破坏敌方的计算机网络及其中的信息2.信息安全的三个特征和对应的三种攻击方法是什么。特征。保密性,真实性,畅通性。相对应的攻击方法。窃密,扰乱,破坏。3.信息供给作战模型包含哪三个层次。每层的作战意图是什么。模型的第一层为抽象的主观层,其攻击意图是控制防守方的感知,心理,意志和决策等。第二层为信息层,其攻击意图为通过窃密,扰乱和破坏信息影响敌人的主观感和决策。最底层为物理层,其攻击意图是破坏计算机和通信设施及其支持系统等。4.信息战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是什么。基本原理。在信息域内采用多种攻击方法,破坏信息的保第2页共7页密性,真实性,畅通性,从而控制敌人的主观世界和物理世界。特征:在“赛百”信息域内进行攻防斗争第三章情报战1.按作用层次,情报分为哪三类。举例说明。战略或国家情报:外国的政策,政治局势等作战情报:战斗计划,军事条令等战术情报:军事平台,军事单位等2.情报获取分为哪6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功能是什么。1)计划:政府和军事决策者在高度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定义制定政策和战略及军事决策所需的知识。2)收集:按计划指派人员或采用技术措施完成收集任务。3)处理。以收集的数据包含的信息为基础对数据添加索引和进行组织,并不断监视和分析收集的数据能否满足计划的要求。4)分析:用演绎推理方法对分类组织的数据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能回答所关心的问题。5)产品:即情报,指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6)应用。把情报产品分发到用户,由用户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从中评定以前的情报的准确性。3.情报获取系统体系包含哪几个部分。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