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绿天涯芳草地国际学校1956年建校,前身为芳草地小学,1973年,开始规模接收驻华使馆人员子女、外籍及港澳台地区学生入学。62年来,15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学生把“芳草地”这个美丽的名字传到了世界各地。在从一所普通小学发展为“一校十四址”的办学集团过程中,学校党总支将党建工作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了把方向、聚合力、促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芳草文化”党建品牌引领打造了享誉海内外的芳草教育品牌,成为中国教育开放的一个成功样本。作为一所公立国际学校,芳草地国际学校(以下简称芳草地)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和特色化办学而声名远播海内外,被誉为“小小联合国”“世界小窗口”,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评价学校“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2020年11月1日凌晨4点,学校六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徒步向着天安门广场“长征”,观看升旗仪式。夜色中,“红领巾战士”唱着激昂的革命歌曲,坚定前行。晨光熹微,在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与冉冉红日一同升起时,少先队员们面向国旗,庄严行队礼。升旗活动结束后,师生又徒步返回学校。长路辛苦,但同学们却兴奋不已:“一路走下来,让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困难与艰辛,也体会到了长征的伟大。”在学校中国部4楼的党员活动室里,党总支书记穆英向记者讲起了“红领巾的红军行”活动的由来:“芳草地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为我国第一所公办国际学校的,这是我们学校的红色基因。心中有魂,脚下有根。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必须代代相传的精神薪火。为此,我们从1997年就开展了‘红领巾的红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了21年。”为了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感悟红色精神,芳草地教师带领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代表登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触摸、感受长征精神;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地照金纪念馆,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走进延川梁家河,感受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次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和心灵洗礼,在学生们心底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爱国种子。参加活动的外国学生都说:“中国发展到今天太伟大了。”在党员活动室里,党员教师张睿一边在多媒体播放器上展示“红领巾的红军行”的视频和照片,一边深有感触地说:“‘长征行’活动对教师也是深刻的教育。作为芳草地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培育“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学生“中国的美食种类太多了,我们非洲也有许多美食。在喀麦隆,就有一种香蕉炒牛肉的美食,特别希望大家有机会到喀麦隆做客。”9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的第一天,芳草地国际学校日坛校区五年级3班的同学们也召开了一次芳草“中非论坛”,来自喀麦隆的杰新元同学愉快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此次芳草“中非论坛”是学校开展的“小小联合国”活动之一,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澳大利亚炫酷舞蹈”“瑞士韵律操”“美国著作的课本剧”“德国童话舞台”等围绕各个国家文化设置的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别国风情,体验异国文化。在不断探索“坚持怎样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怎样的国际化未来人才”这个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学校确定了育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共产党员、国际部汉语教师陈昕告诉记者:“在我们学校,外籍和港澳台学生也都使用汉语教材。为的是让国际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将来把中国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陈昕向记者展示了她参与创编的3套教材,记者看到,针对不同学龄、不同汉语基础的外国学生,教材分为《零起点汉语口语教材》《芳草汉语》《汉语速成教材》。“零基础的外籍学生学习这套教材,4个月后就可以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因为教学成效明显,学校已经应邀在6个国家开设了10个‘汉语教室’。”陈昕说。教学与生活相连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在党员活动室,共产党员、学术部部长张龙向记者展示着一件件学校特色教育成果。其中有一张由3个彩色纸板重叠制成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