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市国资委政务公开工作总结2014年,按照市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部署和我委年初制定的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讲求实效、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政务公开,切实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和提高行政效能,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经信(国资)部门公信力为重点,着力构建管理规范、办事公开、信息共享、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一、2014年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政务公开组织和领导。根据科室人员变动,调整了委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委办公室负责政务信息公开的统筹协调。从信息化科、行政审批服务科、监察室等科室明确工作人员,专人专岗负责。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重点,并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纳入委科室目标考核项目,落实工作经费,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分管领导加强协调具体抓,有关科室明确专人负责抓,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督促抓。(二)丰富政务公开载体和平台。一是加强网站建设,规范调整目录,信息公开网与门户网有效整合,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积极推进我委门户网站的改版工作,开设了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动态、信息化、节能与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技术改造与创新、非公经济、国资监管、党群工作、工业强市、节能降耗、退城进园等重要栏目。搭建经济运行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等网络办公平台。二是充分利用淮南电视台、《淮南日报》、《安徽经济报》、《淮南工业经济》简报等载体,广泛公开各类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公布领导班子每周工作计划51期,印发《淮南工业经济》简报28期。与淮南广播电台联办了“节能减排在行动”栏目,宣传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倡导全民参与节能减排。三是建立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qq群和易(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府信息,尤其是涉及企业关切的重大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及时、便捷第1页共4页地与企业进行互动交流。四是利用市政务服务中心经信委窗口、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公开我委的机构和工作职责、职业行为规范、行政审批许可项目、法律依据及承办科室局等。(三)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和形式。一是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透明化。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编制了市经信委(国资委)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权力事项名称、实施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追责情形、追责情形依据、运行流程图以及廉政风险点,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权。二是认真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认真编制、更新我委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做到各类公文公开办理。坚持实事求是,凡是需要群众知道的、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都纳入公开范围,并在网站上明确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受理申请的场所、机构、人员和回复时限,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方便群众办事。全年,共发布信息490条;认真做好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市民心声”提问的回复和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等工作,“市民心声”网站各类咨询、投诉的处理率和回复率均为100%。我委没有收到书面或其它形式要求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及涉及政务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三是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及时公开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政府采购等账务信息。委财投科每半年向主任办公会汇报一次委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全年,我委“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8.5%,公务接待费下降了87.7%,公务用车维护费下降30.7%,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活动。四是及时公开人事信息。将干部任免奖惩等进行公开。全年,对人事方面的信息都通过张贴考察、任用公示和委办公平台、门户网站公告公示等方式实现了程序、过程和结果公开,自觉接受机关内部和社会的双重监督。(四)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一是建立委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成立9个组,分两批先后赴90户企业开展帮扶活动,及时梳理、反映企业诉求,解决好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推行一站式服务。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活动,认真梳理审批项目,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筛选出6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驻中心,由行政审批服务科负责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