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水产畜牧兽医局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渔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市水产畜牧兽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优势产业生产,不断强化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狠抓动物防疫检疫,努力做好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工作,水产畜牧业工作成效显著。一、渔牧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预计到12月底,全区渔业生产总产值完成175451万元,同比增长-2.81%;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76735吨,同比增长-7.64%。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11485吨,同比增长-11.7%;海洋捕捞产量为61700吨,同比零增长;淡水渔业产量3550吨,同比增长4.32%。畜牧业产值将达7120万元,同比增长3.7%,其中肉类总产量达2207吨,同比增长3.4%;生猪出栏10232头,同比增长0.17%;家禽出栏68万羽,同比增长-8.37%。预计2014年我区水产畜牧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845元,同比增长-1.5%。由于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xx区水产畜牧业特别是养殖业损失惨重,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为:——水产养殖。今年7月份以来,全区养殖业生产受第9号台风“威马逊”和15号台风“海鸥”的影响,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未能达标。特别是受台风“威马逊”影响,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于7月19日早晨正面袭击我区,给我区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光坡镇红沙、新兴、沙螺寮及企沙镇牛路、山新一带的水产养殖受到了重创,其中红沙湾海水养殖基地的大蚝及网箱养殖几乎“全军覆没”。据统计,全区受台风摧毁的水产养殖面积39286亩,损失产量85688吨,直接经济损失99080万元。其中大蚝养殖面积13830亩,损失产量79150吨,经济损失83400万元;网箱养殖损失面积1200亩,损失产量2400吨,经济损失9600万元;文蛤养殖受灾面积9500亩,损失产量3210吨,经济损失3210万元;对虾、沙虫、淡水鱼类等其它品种养殖受灾面积约14756亩,损失产量约928吨,经第1页共5页济损失2870万元。——海洋捕捞。全区海洋捕捞生产总体形势一般,优质海产品捕捞量增幅不大、价格涨幅较大。得益于连续多年的增殖放流,近岸海域虾类、青蟹、真鲷、红鳍笛鲷等优质海产品捕捞量有一定增长。据统计,全区捕捞对虾产量2378吨,同比增长0.1%;蟹类产量3359吨,同比增长0.02%,鱿墨鱼5178吨,同比增长0.001%,海产贝类产量1102吨,同比增长0.001%;海蜇5932吨,同比增-5.8%。——畜牧业。我区畜牧业林下养鸡发展加快,由于光坡鸡品牌的历史悠久和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到位,由于防疫工作到位,外地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对我区的影响不大,养殖户对林下养鸡的热情仍然非常高,但同样是受第9号台风“威马逊”和15号台风“海鸥”的影响,畜牧养殖业损失较大,相关经济指导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其中受台风“威马逊”影响,全区畜牧业栏舍倒塌损毁面积53000平方米,死亡畜禽76293头(羽),直接经济损失2246.7万元。二、主要工作措施(一)积极开展台风灾后重建工作。7月份以来,针对我区养殖业受台风灾害损失惨重的严峻局面,我局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恢复养殖基地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努力确保渔业经济平稳运行,一是积极组织开展渔业生产自救活动。联合区相关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强化措施,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开展救灾抗灾工作。二是强化物资筹措。灾后生产自救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发挥各类种养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经纪人的作用,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时组织、调运修复养殖设施所需物资、苗种、饲料等,确保灾后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及时组织开展重建修复工作,尽快恢复损毁设施。深入指导养殖场(户)抓紧关键环节生产设施的抢修恢复,恢复重苗种场生产设施,恢复苗种供应能力,并修复因灾损毁的蚝排、网箱、围网、池塘等渔业生产基础设施,保证正常养殖的需要。四是组织技术服务工作,加强生产管理。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的作用,进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