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准则》《条例》谈标本兼治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这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称《准则》)中的重要论述。事实上,《准则》和同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下称《条例》)两部高位阶的党内法规,都贯穿了讲政治的要求,鲜明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六中全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境界《准则》开篇第一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到治国理政之要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逐步完善战略布局、顶层设计。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可以发现,从十八大以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作风建设到纪律建设,他始终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重点反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活力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这五个是所指的无一不是党的根基所在、命脉所在。可见,在十八大以来雷霆万钧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党的领导核心始终不忘追根溯源,从党的建设的根本和基础上进行着战略谋划和理论思考。第1页共7页党内政治生活,从广义上看,是指党内全部政治活动,包括党内组织体系、党内文化、党内政治关系、党内制度等内容。从狭义上看,主要是指党内的思想文化活动、党内领导决策活动、党内关系和党内制度、党内行为状态等。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个时期以来,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对此,六中全会列举出十个主义和一些典型现象,特别指出了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的政治阴谋活动。深刻剖析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人在政治上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他强调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个重要论断和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起,写进了《准则》开篇。这意味着一个新境界的开始从政治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扩大成果,推进标本兼治。从政治上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立足于党是政治组织、而不是经济组织或别的什么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立足于党的性质和宗旨,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如一的要求。但一段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庸俗化、娱乐化乃至去政治化的现象。《准则》勾勒出既有高标准又坚守底线的党内政治生活的空间和行为规则。《准则》突出强调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体现政治性的要求,使党内生活回归到政治这个根本。这些政治要求,在这里成为了与生活相生相伴的土壤和空气。这个空间生态健康,党就身强体壮。《准则》以党章为根本依据,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12个方面作出规定、提出明确要求,既指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准则》聚焦于党内,专注于政治,针砭时弊,药力集中,培元固本,扶正祛邪。富有政治性、战斗性、时代性、创新性。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第2页共7页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内监督毫无疑问是政治监督。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存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