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新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新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本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本标准规定了职工工伤致残劳动能力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校准纯音听力计用的标准零级听力计声学听國与年龄关系的统计分布声学纯音气导听國测定保护听力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2/4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术语和定义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后,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法规规定,在评定伤残等级时通过医学检查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伤残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做出的判定结论。总则判断依据本标准依据工伤致残者于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了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门器官损伤是工伤的直接后果,但职业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工伤后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器官缺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职业病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评残对象逐个确定。医疗依赖指工伤致残于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后仍不能脱离治疗者。医疗依赖判定分级:)特殊医疗依赖是指工伤致残后必须终身接受特殊药物、特殊医疗设备或装置进行治疗者;)一般医疗依赖是指工伤致残后仍需接受长期或终身药物治疗者。护理依赖指工伤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主行动。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完全护理依赖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大部分护理依赖指生活大部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3/42)部分护理依赖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心理障碍一些特殊残情,在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虽不造成医疗依赖,但却导致心理障碍或减损伤残者的生活质量,在评定伤残等级时,应适当考虑这些后果。门类划分按照临床医学分科和各学科间相互关联的原则,本标准对残情的判定划分为五个门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门。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门。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门。..职业病内科门。条目划分本标准按照上述五个门类,以附录中表及一至十级分级系列,根据伤残的类别和残情的程度划分伤残条目,共列出残情条。等级划分根据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间的平衡,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本标准未列载的个别伤残情况,可根据上述原则,参照本标准中相应等级进行评定。晋级原则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的处理如受工伤损害的器官原有伤残和疾病史,或工伤及职业病后出现合并症,其致残等级的评定以鉴定时实际的致残结局为依据。分级原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