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协调发展意见VIP免费

2024年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协调发展意见_第1页
1/3
2024年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协调发展意见_第2页
2/3
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协调发展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两级军区、军分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市人武部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市委民兵预备役会议精神,站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和谋划民兵预备役工作,努力推进科学化发展、常态化准备、经常化管理、整体化抓建、一体化协调、综合化保障,确保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确保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战斗力巩固提高和任务圆满完成,促进我镇民兵预备役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共和国华诞和建市周年。(一)力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推动部队科学化发展上下功夫。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和省军区、军分区及市人武部的具体安排,认真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高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能力”这一主题。组织全镇广大民兵预备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实践,使全镇民兵预备役人员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和把握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切实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理论武装不到位的问题,着力解决方法和作风不实的问题,着力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发展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总要求上来,全面推动我镇民兵预备役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二)力抓“三时一体”准备,努力在推动应急准备向常态化准备上下功夫。要以双应一体、双向融合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应急促应战,切实做到指挥、方案、力量、训练、保障等建设常态化,平时准备与作战准备上促融合。一是抓好军地指挥的联合。构建军地联合指挥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以应急促应战的思路,着眼有效组织森林防火、抗震救灾、防汛抢险、抗击冰雪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按照“军地融合、纵横一体、第1页共3页精干高效、运行顺畅”的要求,加强军地联合指挥手段建设,协助市人武部完成军分区赋予的军地联合指挥的研究试点任务。二是抓好力量建设的融合。按照“三时一体”要求,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根据市人武部任务,按照民兵力量“四八一”整建法抓好作战力量的调整,努力构建“编、验、融、训、用、保”一体的平战力量体系。在建设方向上,以镇区及重点目标附近村(居)为重点,落实40人的应急力量;把应急机动力量建强建集中;在人员入队年龄把握上,可放宽到35周岁,关键要提高人员在位率;在分队装备配备上,人员服装、抢险装具、指挥器材、运输工具都要统筹考虑,做到人装结合;在整组点验上,要做到:统一服装、统一队旗、统一装备、统一时限、统一程序,要确保在位率达到100%。三是抓好战备方案的完善。按照常态化要求,加强与市人武部作战方案、市级减灾救援方案、公安维稳行动方案的具体对接,细化完善处置突发事件、防汛抢险、森林火灾扑救、抗震救灾等战争军事行动预案,紧贴任务实际,统筹情报信息、指挥编组、任务区分、行动方法、保障措施等有关问题,及时修订完善作战方案和配套保障计划,提高方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四是抓好军事训练的互动。采取上下同步、网上教学、军地联训等方法,狠抓民兵分队营、连、排长、分队长训练,重点加强战术理论、基本指挥技能、战训法、组训法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组织指挥程序、方法等训练,不断提高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和组训水平。要抓好民兵重点分队训练。紧紧围绕平时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非战争行动课题演练,狠抓应急连全员额强化训练,应急救援分队人装结合训练,重要目标防卫分队对抗训练,不断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五是抓好行动保障的互补。充分依托军队、政府和社会各种保障资源,依据现有政策规定,立足平战结合、军地联合的要求,做好各种保障工作。(三)力抓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努力在提高一体化协调能力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浓厚党管武装工作氛围。继续抓好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加强基层人民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协调发展意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