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廉政故事,学廉政准则”演讲有感学习《廉政准则》有感:修官德正人品讲规范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中共中央于2010年1月18日颁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通过深入学习,我认为新近颁布实施《廉政准则》,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以《廉政准则》为准绳,修官德,正人品,讲规范。一、修官德,恪守政治操守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官德,坚守政治操守。如果官德缺失就会在思想上、作风上都导致官德的腐败。这种腐败和单纯的经济腐败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它不仅导致国家和民众的经济利益受损,而且会从组织上、声誉上败坏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并可能由此衍生更多的不良现象。《廉政准则》对领导干部进行道德约束,抓住了领导干部从政的根本。《廉政准则》规定,不准领导干部从事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这一规定不仅是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基本规范,更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约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领导干部的蜕变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作为党的组织,要不断地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关心爱护干部,“对干部的努力和成绩要多指导、多鞭策、多鼓励,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和避免小问题滋长发展成大错1误。”将“官德”纳入监督视野,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步骤,也是我们党监督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社会期待着“官德”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更期待着对违反“官德”规范的行为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只有这样,《廉政准则》规定的各项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才能为广大领导干部所遵守。二、正人品,加强个人修养第1页共3页人品主要讲的是个人的行为、处事的准则。它以诚信为基础,更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从思想层面上评价,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三个主要方面。新颁布的《廉政准则》八个禁止的条文中,如第八条“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还有第三、五、六条等很多的方面就是对领导干部人品的规范和要求,这种把党员领导干部的人品要求制度化、具体化,应该是《廉政准则》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以《廉政准则》为标准,党员领导干部正人品,加强自我修养,必须要强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名誉,使自己的言行与共产党人、与领导干部的身份相称;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批评,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对自已身上不良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克服和纠正。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个人修养,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向“内”使劲,即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自警,就是自己给自已敲警钟,自己经常警告自已。由自己内心需要所启动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胁迫于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自励,就是自己鼓励、激励、鞭策自己,2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要在自励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品格。三、讲规范,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者明文规定的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领导干部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制定较为全面的行为规范,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涉及到具体廉洁从政问题时有所遵循。《廉政准则》从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的要求。这些“不准”,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新情况新问题的政策界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党员第2页共3页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和执行标准。《廉政准则》不是花瓶般的摆设,不是供人欣赏的文物,而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武器。贯彻《廉政准则》讲规范,重在严格执行这些标准,重在执行力建设。作为民主监督的政协机关,我们理应按照政协党组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投身学习《廉政准则》的系列宣教活动,做到明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