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欢迎阅读1有关新媒体时代下学校德育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以网络为平台,数字化传播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呈现出多种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特点,如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人际交流中的双向性与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以及思想建构的独立性与自由性等。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新媒体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阶段有特殊性,并逐渐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新媒体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1]。1、新媒体的内涵就内涵而言,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它是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出版、影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所以被称为新媒体[2]。2、新媒体的特点2.1快捷性最新资料欢迎阅读2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随时随地传播。并达到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中的平等交流。中学生的外部世界充满新奇,他们希望及时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希望打破中学校园环境下信息封闭性的制约,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能够满足中学生需求。2.2个性化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个体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发布信息或接受信息,新媒体不断推出的个性化服务,如自由的BBS论坛、纪实的“博客”日记,QQ、MSN交流,手机短信、飞信、彩铃等。由于中学生向来追求个性,他们希望能够展示自己的风采,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新媒体的个性化服务出现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舞台。2.3互动性传统媒体尽管有写信、打电话等信息互动方式,通常是单向的,双方无法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新媒体一改昔日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与接受中的单向性与被动性,开始走向全面的双向交流与适时互动,实现了点对点的、多媒体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因此、新媒体的互动性给中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往的空间,如博客一般都设有供访客发表评论和留言的空间,大部分博客页面都可以自由进出,而且可以与他人就某一问题进行深人的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以建立博客与访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博客满足了学生自由交往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在数字化以后的时代里,将会有更加方便的媒体来满足个体的选择、加最新资料欢迎阅读3强交互。2.4娱乐性新媒体形式多样,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使得新媒体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但可以提供详尽的背景材料,还可以随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高中学生在致力于考大学的同时,需要放松身心,新媒体拥有的网络(手机)电视、网络(手机)游戏、网络(手机)文学等种种娱乐方式,给中学生提供了发泄情绪、逃离生活烦扰以及释放压力的渠道。3、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策略3.1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创新(1)德育工作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防止成人化、理想化。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系统地、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传统学校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势政策和民主法制教育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等,在当代无疑还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些内容一方面要同新的时代相结合,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还要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因此,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普通高中学校德育,仅有传统的德育内容是完全不够的,还应该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等的培养,更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不断加入时代的内容。(2)德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最新资料欢迎阅读4不是在真空中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形成的。长期以来,德育的内容假、大、空导致学生“逆反”乃至排斥甚至反感,德育流于形式。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