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商品的含义及其属性(2)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物美价廉、好货不便宜)(1)物物交换:W-WW-一般等价物-W(2)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货币2.货币的产生过程一般等价物不固定(3)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含义及本质(2)本质:一般等价物(固定,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1)价值尺度:记账单位,观念的货币。价格。二、货币的基本职能2.基本职能:(2)流通手段:交换媒介,现实的货币。公式:W-G-W(0(0(1)贮藏手段:有价值的、足值的金属货币3.其他职能:(2)支付手段:赊账、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3)世界货币:世界市场、国际收支差额1.纸币产生过程: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三、纸币2.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3.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发行过多:通货膨胀4.纸币发行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发行过少:通货紧缩一、信用卡与支票:1.经济往来中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信用卡的含义、作用(或优点)3.支票:含义及种类(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方式二、外汇2.外汇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关系:成反向变动关系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惊险的一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1.具体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一、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古董价格高)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价值决定价格3.个别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启示: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成反比)5.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形式:(1)内容: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需求法则(一般规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正相关。(买涨不买落是受消费心理影响)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变3.替代品与互补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动与替代品需求量成同向变动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互补品需求量成反向变动1.调节产量:商品价格生产规模产量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前提(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哪种要素价格下降(上升),就会增加(减少)哪种要素的使用第二课多变的价格2.1影响价格的因素2.2价格变动的影响(1)当前可支配收入(扣除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以为的收入)1.居民的收入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2)未来收入预期:乐观与否决定着预支可能性大小差距过大:低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的关系差距过小:高(1)钱货两清消费:使用权和所有权即刻转移1.按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不同(2)贷款消费:使用权转移,所有权逐渐转移“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3)租赁消费: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所有权二、消费类型(1)生存资料消费:衣、食、住、行2.按消费目的:(2)发展资料消费:教育、培训(3)享受资料消费:旅游、电子产品消费、劳务消费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人有我有;有利有弊,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人无我有;有利有弊,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一、消费心理面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人有我优,一切向上看齐;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理智实惠是求实,值得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收入=当前+预期抑制消费≠适度消费≠超前消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忽视精神践行的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主旨、核心(可持续性消费)、内容(5R)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