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让青春轻舞飞扬让文采轻舞飞扬——作文表达之锤炼词语李林新时代的学生,见识广阔,思维活跃,对社会上的时事热点都有自己独到的主见,但一经诉诸笔端,却总是“欲语还休”,无法尽释心之所思,写出来的文字平淡无奇,缺少文采,使人阅之味同嚼蜡。若想文章引人,不妨锤炼词语,让文采轻舞飞扬。一、用词要准确、生动《考试说明》在作文“发展等级”中明确作文要“有文采”,其中第一点就是要求“用词贴切”。用词准确,就是使用贴切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揭示客观事理,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文章,怎样才算用词准确呢。对此,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描写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这段话是说:要描写一个事物、一个动作或一个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如果还能够用别的词来替代的话,那就说明所用的这个词还不够准确、贴切。我们在写作文或者修改作文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同学在使用词语的时候把把精力花在相近词语的“比较——推敲——选择”上。锤炼词语,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反复推敲,做出比较选择。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反复地推敲、比较,最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符合事实,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心里感受,最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这样,就把语言写得准确、生动了。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为了比较“推”“敲”哪个词用的更加准确、生动而冲撞了韩愈的车队闹了笑话,但也正因为此,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才被后人铭记敬仰。二、用词要幽默、风趣一本正经、平铺直叙的文字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只会让人无精打采,但是幽默的语言却不一样,它能产生使人会第1页共4页心一笑,甚至开怀大笑的效果。幽默指的是违反正常的逻辑思维,使人产生概念错位或者形成巨大的思维落差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常常给人带来快乐、愉悦的感觉。幽默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例一。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围城》)例二。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剌画里中国人的脸。(《围城》)例三。我们的宿舍是一间像佝偻老人似的茅草房,里面的大小,类似船棚。窗户大约是为了充分地吸收空气起见,便采用十分简便的建筑法,把几根木柱很稀疏地嵌在墙中间。因为离厕所不远,绿豆蝇和饭蝇自然便开起队伍,袭进这没有防御工事的要塞,叮在墙上各处;兴会所至,它们也不惜翱翔着扰乱室内宁静。(《茅店塾师》)以上三例选文的亮点,就是用词活泼诙谐,语句显得新鲜别致,风趣幽默。例一中“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赤条条的”,例二中“相思病”,例三中“佝偻老人似的茅草房”、“开起队伍”、“要塞”、“不惜翱翔”等词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这点,夸张的语言,戏谑的色彩,为文章增添了不少乐趣,定能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三、用词要有韵味、美感《诗经》大都以四言、叠词为主,这样既能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又能生动、细致地描绘人物的情感获神态,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从而令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达到真切感人的修辞效果。例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例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第2页共4页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例一连续使用七个叠词,塑造了一个境遇凄惨的女子形象,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例二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星星”、“缕缕”八个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