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上部分砖墙为100(200)厚页岩多孔砖及空心砖,地下室内墙部分砖墙为100(200)厚页岩多孔砖及空心砖,部分为页岩实心砖;地下室及主体结构与填充墙连接部位、过梁、窗台压顶、构造柱及电梯井道圈梁等需进行植筋处理,以便进行填充墙的砌筑。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柱(墙)与砌体填充墙的连结,应沿柱(墙)高度每隔600mm设置26.5拉筋。拉结筋沿墙长贯通设置。本工程图纸上未注明的构造柱尺寸为200*200,内配410,6.5@100/200,窗台压顶为200*100,内配210,电梯井道及裙楼部分圈梁为200*300,200*200内414,412,箍筋6.5@100/200,具体做法详见图集西南05G701(四)。第二章:编制依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锚栓抗拉拔、抗剪性能试验方法》DG/TJ08-003-2000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源上湾国际社区“同泰·千叶郡”一期二2工程地址新都区斑竹园镇3建设单位四川同泰置地有限责任公司4监理单位成都市新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6质量目标合格第三章:施工工艺3.1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放线定位→成孔→清孔→钢筋处理→灌注植筋剂→插入钢筋→调整→养护→检测3.2、材料要求1、锚固胶:对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添加掺料。锚固胶的性能应由厂家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和认证。植筋用锚固胶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应符合要求。2、钢筋:墙体拉筋规格为6.5,过梁、构造柱、窗台压顶、圈梁钢筋为10、12、14,根据结构的平面布置,选用钢筋规格,钢筋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3.3施工操作3.3.1放线定位:根据图纸尺寸在需要砌筑墙体的位置及砌块排砖图放出植筋定位线,孔位放线要避让原结构内主筋,以免损伤原结构钢筋,放线要准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在原结构与图纸不符时,要做好记录并通知设计人员,以便更改或提出建议,如有特殊应根据现场情况做适当的调整。3.3.2成孔:在标明的位置上用手提式电钻或台式钻机将孔打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本工程植筋均为普通植筋,植入深度为10cm,植入钢筋直径不同,钻孔直径也不同,钢筋直径与钻孔直径相互关系因植筋剂的不同亦不同,一般为钢筋直径加4~6mm,对于圆钢取4㎜,带肋钢取6㎜。3.3.3清孔:根据植筋剂种类的不同,植筋孔孔壁要求也不同,分湿润和干燥。有的植筋剂要求将孔打好后先用毛刷将浮尘刷净,再用气球将浮尘吹净,有的植筋剂要求钻孔后清除孔中杂物,用清水湿润孔洞,植筋前除去孔洞中明水,但应保证孔壁的湿润。最后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用将孔口临时封闭,以防其它杂质进入孔内。3.3.4钢筋处理:钢筋锚固长度范围的污染物应清除干净,直到露出钢筋新面,处理完后按照不同直径、长度,统一堆放。3.3.5灌注植筋胶泥:按植筋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植筋剂与水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好(一般为植筋剂:水=1:0.15~0.20),搅拌成均匀的胶泥(掌握稠度,稍稠便于插固钢筋即可)。用PVC塑料管或导管将胶泥导入管内,并送入孔中,再用另一杆将管内胶泥挤压入孔眼内;注入的量为当钢筋插入时有少量溢胶为宜。使用前应查看植筋剂的生产日期、合格证等相关质量证明材料,不得使用“三无”产品和过期产品,以保证拉结筋植筋的质量。3.3.6插入钢筋:灌注好植筋胶泥后,随即将准备好的钢筋慢慢旋转插进注完胶泥的孔内,插到满足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止,立即将钢筋上下提动旋转数下,排出气泡,保证孔内植筋胶饱满,同时将溢出的胶泥将孔口部位封堵饱满。3.3.7调整:将拉结钢筋插入后如需调整钢筋角度,应在短时内调整好,调整时不允许将钢筋向外拉。3.3.8养护:钢筋插入孔内常温下24小时以内不得扰动,否则将影响拉结钢筋的锚固强度。3.3.9拉拔检测:填充墙拉结钢筋植完养护结束后,应进行现场随机拉拔检测,拉拔测试结果要求钢筋抗拉负荷大于该钢筋设计拉拔强度且钢筋无松动、无滑移等可见变形现象。依据JG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附录A第2.2条规定的植钢筋应按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本工程构造柱约780m3,圈梁约126m3,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