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中学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方案为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应急避震防火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保证全校师生在灾害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如下演练实施方案。一、演练目的提高学校师生防灾抗灾自救能力,熟悉逃生路线,达到在发生地震或火灾时,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安全紧急疏散演习,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二、演练准备l、组织学生观看避震防火教育有关内容,提高学生对这些方面的认识。2、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防火的方法。3、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4、演练前组织学生进行疏散的训练。5、进行模拟发生地震或火灾的演练。三、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黄守标副总指挥:成申利谭军四、演练工作小组1、疏散指挥小组:成申利职责:负责各班疏散路线指挥、引导。(哨声指挥:谭军)2、现场警戒小组:龙崇玉职责:具体负责禁止学生和其他闲杂人员再次进入警戒地带。3、救护小组:雷灵发刘国合李天良职责:(1)刘国合、李天良具体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2)雷灵发负责通知受伤学生班主任及家长;4、宣传小组:郭义明谢代娟职责:具体负责应急人员撒离现场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等。5、对外联络小组:邓艳瑜职责:如有需要,拨打110119120求助电话,请求援助。6、演练后勤小组:演练计时:邓庭标五、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1、教学楼到外操场。2、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5、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六、疏散管理1、听从指挥,听到第二次警报声响起就有序撤离教学楼,由班主任带领沿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2、疏散通道具体位置人员安排:北楼梯:一楼:周作运走廊:周雄军二楼:欧慧英走廊:苏细强南楼梯:一楼:谭小华走廊:雷华玲二楼:郭小健走廊:黄凤芝三楼:黄朱江走廊:王红芳以上人员负责学生紧急疏散时的撤离秩序、安全管理,严防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七、撤离后学生安全管理:谭军:负责指定各班集合地点,做好学生思想安抚工作。各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指定地点集合待命,并及时清点人数,报告指挥(应到几人,实到几人,受伤几人)。要求在1分半钟内完成。刘国合:负责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帮助其安全撤离。八、演练过程(自护-疏散-互救)1、总指挥:宣布楚江中学师生防灾抗灾疏散演练现在开始,各小组迅速启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2、宣传小组郭义明广播:“老师同学们请注意,这是地震(火灾)广播。同学们听到广播后不要慌乱”。3、第一次警报声响(三响短促哨声),在教室里的师生迅速下蹲,双手护头(火灾:捂住鼻和口)躲在课桌下,就地避险(临震警报,假想地震发生了,师生自护)。4、第二次警报声响(一声长哨)后,上课教师或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按照前两组走前门,后两组走后门,一组靠楼梯扶手,另一组靠墙,迅速撤离。(计时开始)班主任迅速到自己班级,带领学生沿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班主任最后撤离)疏散到指定地点双手护头下蹲。有分工的老师同时迅速上岗(注意把学生交给班主任)。九、演练要点:(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2)必须按疏散线路撤离,以免产生碰撞、拥挤、踩踏。(3)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4)在走廊的学生,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5)在厕所的学生,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6)在室外的学生,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7)遇到火情,千万不要跳楼。(8)当堂教师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