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历史周末测2018.11.10-1-/8高碑店一中高二历史周末测2018.11.10必修一复习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1982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宗法等级森严C.分封制遭破坏D.青铜冶炼技术成熟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4.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级小,只设郡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以上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任嚣的职位由吏部任命,不可以世袭B.郡县制从秦朝开始实行C.任嚣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D.南海郡实际上是任嚣的封地6.南朝的要藩重镇,大抵委以皇子镇守;中央三省长官人选,出现了士族比例下降、宗室外戚上升的情况,二者权势互为消长。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河北高碑店一中高二历史周末测2018.11.10-2-/8A.抑制统治层争权夺势B.彰显皇室地位C.防止大权旁落于异姓D.加强皇权专制7.讼师,指古代中国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者。唐宋时期,讼师得以大发展。《唐律·斗讼》规定:“诸为人作辞蝶,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宋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衙门每结案之前,几乎必先办讼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代中国讼师的出现是现代律师制度的雏形B.唐宋时期讼师的大发展源于商品经济的发达C.讼师秉承外儒内法精神与当时主流思想相背D.讼师往往会误导衙门公正断案,常常被处罚8.元朝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9.南宋的戴表元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祐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比3。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A.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C.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10.“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公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文中的“那里”应是A.1840—1911年的中国上海B.1895—1945年的中国台湾C.1898—1997年的中国香港D.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11.中国近代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12.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指出,“治国必先立政”,立政的关键“在乎设法用人之得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