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评价》复习思考题1、地质储量的概念;是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在已发现的油气储层有效孔隙中储藏的油气总体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的油气总量。2、油气资源量的概念;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包括已采出)和待发现油气聚集的总量,一般也称为总资源量,表示最终可以获得的油气资源总量;3、油气资源分类的原则;1、发现与未发现;2、落实程度;3、技术上可采与不可采;4、有无经济开采价值。4、在中国油气资源分类方案中,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远景资源量、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的概念;探明储量:在油气田评价钻探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是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按开发状态划分,探明储量又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未开发探明储量和基本探明储量三类。控制储量: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它可以作为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预测储量:在地震详查以及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范围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预测存在油气藏,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它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远景资源量:尚未发现的资源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采用统计或类比方法估算或根据盆地模拟方法估算的、可能存在的油气总资源量减去已发现储量,所得值即为远景资源量。潜在资源量:对已发现的圈闭采用容积法或类比法预测的资源量,它可以作为预探部署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潜在资源量计算不太严格而且未考虑风险概率,若出现潜在资源量大于远景资源量,那么计算结果是不合理的。推测资源量:是在总资源量中扣除已发现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后所得出的资源量数值,可理解为已发现圈闭以外的远景资源量。它是编制区域勘探部署或长远勘探规划的依据。5、油气资源评价的目的;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决策科学中的一部分,其目的主要是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勘探对象、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描述评价,并依照不同的经济技术指标测算分析油气资源(储)量的存在特点、分布状况、规模概率与序列,为勘探开发整体部署、计划安排、工作量测算以及勘探开发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基础,为石油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6、油气资源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7、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油气资源评价包括了地质、工程和经济分析三个方面,其中地质分析是资源评价的基础,技术和经济评价是其最终目的。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1)资源赋存场所的条件:勘探对象(盆地、区带、圈闭和油气藏)的形态、类型和含油气条件等。(2)资源的有无:勘探对象是否有油气存在。(3)资源的数量:如果有油气存在,其资源量规模大小、序列以及可信度水平。(4)资源的分布:油气资源在地质体三维空间中的分布。(5)资源的勘探开发:勘探目标优选排序、资源分析与工程技术分析、经济评价、勘探部署以及中长期勘探开发规划编制。8、油气资源评价的特点:油气资源评价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运用多学科、多手段、多方面资料成果和信息,在系统工程分析条件下,以石油地质研究内容为主线,对油气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状况的综合研究。(1)资源评价是对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高度综合:资源评价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地质单元或单元体系(诸如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等),只有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生储盖条件配套研究等分析出发,才能找到油气生成量、散失量、排聚量、保存量以及有效圈闭发育的一般规律。简单地说,若要研究这些基本的石油地质特点就必须从盆地形成、发展、演化以及存在现状研究出发,这又是构造、地层、流体、温压热场和动力场研究的基本范畴,它几乎容纳了地质学与石油地质学内容的全部。因而,油气资源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2)资源评价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支持:资源评价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其本身必须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