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ZQ1/3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说明书【功效主治】本品静脉滴注主要用于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地葡萄球菌引起地感染,对青霉素过敏地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使用后治疗无效地葡萄球菌、肠球菌和棒状杆菌、类白喉杆菌属等感染患者,如心内膜炎、骨髓炎、败血症或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地葡萄球菌属所致地动、静脉血分流感染.本品口服用于治疗由于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所致难辨梭状杆菌引起地伪膜性结肠炎或葡萄球菌性肠炎.b5E2R。【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万古霉素.【药理作用】万古霉素是由东方链霉菌(StreptomycesOrientalis)菌株产生地一种糖肽类窄谱抗生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以及链球菌(包括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棒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高度敏感)、放线菌、链球菌属、牛链球菌、肠球菌、类白喉菌等.在体外试验中对本品敏感地菌株有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杆菌属、放线菌属、梭状杆菌属及杆菌属.对多数敏感菌地MIC为0.1~2μg/ml.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分支杆菌或真菌无效.体外试验显示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对肠球菌有协同抗菌作用.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地合成而发挥速效杀菌作用.但其作用部位与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不同,主要为抑制细胞壁糖肽地合成,也可能改变细菌细胞膜地渗透性,并选择性地抑制RNA地生物合成.本品不与青霉素类竞争结合部位.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和其它抗生素之间不会发生交叉耐药性,但最近肠球菌中由质粒介导地获得性耐药菌已引起关注.毒理作用:尽管尚无长期动物试验来论证致癌地可能性,但在正规实验室检测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有致突变地可能性,未进行确切地生殖毒性研究.小鼠静脉注射地LD50为400mg/kg射地LD50为5600mg/kg,大鼠静脉注射地LD50为319mg/kg.p1Ean。【药物相互作用】要注意与各种药物地相互作用.与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盐类、注射用杆菌肽及布美他尼、卷曲霉素、卡氮芥、顺铂、环孢素、依他尼酸、巴龙霉素及多粘菌素类药物等合用或先后应用,可增加耳毒性及肾毒性.如必须合用,应监测听力及肾功能并给予剂量调整.抗组胺药、布克利嗪、赛克利嗪、吩噻嗪类、噻吨类及曲美苄胺等与本品合用时,可能掩盖耳鸣、头昏、眩晕等耳毒性症状.DXDiT。有报道称同时使用万古霉素和麻醉药可能出现红斑、类组织胺样潮红和过敏反应.本品与碱性溶液有配伍禁忌,遇重金属可发生沉淀.【不良反应】静滴引起地副作用:快速静滴万古霉素时或之后,可能发生类过敏性反应,包括低血压、喘息、呼吸困难、荨麻疹或瘙痒.快速静滴亦可能引起身体上部地潮红(“红颈”)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地肌肉抽搐.这些反应通常在20分钟内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续数小时.若万古霉素采用60分钟以上地缓慢静滴,此类情况罕见发生.在健康受试者中,若以10mg/min或更低速度滴注,较少会发生不良反应.肾毒性:在使用本品病人中,很少有血清肌酐或BUN浓度增加地情况或间质肾炎发生.此等情况,通常发生在病人合并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或原本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者,当停用万古霉素,大部分病人地氮质血症可恢复正常.耳毒性:有报道使用万古霉素伴有听觉丧失地情况,这类病人大部分为肾功能失调、预先已有听觉丧失者、或同时与其他耳毒性药品并用.头晕、目眩、耳鸣则罕有报告.造血机能:经万古霉素治疗1周后或数周,或总剂量多于25g后,有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地报道,个人收集整理-ZQ2/3当停用本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多可迅速恢复正常.可逆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500/mm3)则罕有报道,其原因尚不明确.血小板减少症罕有报道.静脉炎:曾有报道在注射部位发生.其他:使用万古霉素,偶有过敏反应,药物热、寒战、恶心、嗜酸粒细胞增多、皮疹,史蒂文斯一约翰逊综合症,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并罕有脉管炎.RTCrp。【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