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我国是世界上竹类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竹种资源。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800余种,而我国自然分布的主种就有40多属500余种。竹类植物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植物之一,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典、近现代园林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竹类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总结和探讨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竹类植物造景的配置形式竹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庭院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惬意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竹类植物的配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自然的配植方式有孤植、丛植、群植等;规则式有列植、对植等。(1)孤植:孤植即单植,以观赏个体美为主。宜选用形体较大,或具有观赏价值的竹类单独种植。有些品种具有高雅的形态和神秘的色彩,亦可单独种植,如湘妃竹、佛肚竹、玉竹等。(2)列植:列植是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可以协调空间,显出植物的整齐美。列植常与道路配合,可构成夹景。列植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中,如道路、建筑、矩形广场、水池等附近。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的优点。有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两种基本形式。(3)丛植:在园林中是一种重要的布置形式。一个树丛是由二、三株至八、九株同种或异种树木组成,是将植物个体美和群体美同时展现的最佳方式,较大面积的庭院内的竹林及构成林相者皆为丛植,近年来不少植物配植都采用了这种方法。(4)群植:将观赏竹类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增加植物群体感染力,更加突出群体统一美。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竹类多为乔木状,如毛竹、刚竹、麻竹等。(5)林植:较大规模成带成片的树林状的种植方式。它反映的是群体美。林植也是园林结合生产的场所,在大型公园、风景区、森林公园中多有林植。(6)盆栽:部分竹类植物如佛肚竹、银丝竹等,通过奇特的形态,按照盆景的艺术手法,缩景与盆,聚景与钵,并可辅以造型景石,置于建筑入口或厅室馆舍,充分展现出意境之美。2竹类植物的造园手法(1)统一空间。以大面积竹林以群植、片植的形式运用到公园绿地、人行步道中,不仅有掩饰的作用,又有统一的景观效果,使公共开放空间中的景致和谐统一。如刚竹、毛竹、金镶玉竹等。(2)强调空间。部分竹类植物因色彩鲜艳、形态奇特,特别引人注目,如佛肚竹、龟甲竹等,常栽植于景观入口或指示牌附近,作为室外空间的视觉焦点,从而构成景观的中心点,引起人们的注意。(3)协调空间。经过修剪成不同的植物造型和绿篱形式,与周边建筑物的外观相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4)分隔空间。依照实地情况,采用不同高度的竹类品种,或者加以修剪,形成丰富的层次,划分出大小不等的景观空间。(5)软化线条。在建筑物的屋基和墙角种植,以其独特的植物形态,对建筑物等硬质景观起到遮掩、平衡、软化的效果,在色彩上和谐相应,与周边环境优雅的融合在一起。(6)指引景物。公园中常用某些竹类,如绿竹等,在空间中衬托或指引出景物,使得景物的形态大小、质地色泽彰显出来,更容易被发现或察觉。(7)改造地形。部分地被竹类如箬竹、翠竹等,可依照地形起伏,作高度不等的变化,突出其立体感。3竹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1)以散生竹为主,大面积栽植,创造出壮观的竹林景观。一般以群植、片植的形式栽植,充分利用原有的竹林进行改造,形成壮观的“竹海”。如以“蜀南竹海天下翠”享誉海内外的蜀南竹海,竹林延绵500座大小山岭,蔚为壮观,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毛竹公园;湖南洞庭湖君山岛,岛中72峰,峰峰有竹,千姿百态,绿影婆娑,其中以茎带血斑的“湘妃竹”闻名于世;以及位于浙江省莫干山风景名胜区的“竹径通幽”,满山秀林翠竹,绿荫如海,吸引着中外游客。(2)以各种竹类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可在植物园和城市公园中建设竹子专类园。专类园造景中应结合地形变化,依照传统的造园手法,形成高低错落、曲直有致的景色。在我国,以竹子作为主题或景区内包含竹类景观的比比皆是,较为著名的有上海万竹园,以“竹文化”为主题,营造出“江南竹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