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07年高中新课程综合检测历史(一)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1I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必答);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其中前两题为必答题,后六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后,秦朝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B、地方行政官员由贵族世袭担任C、家族势力控制地方政权D、郡县以下不设基层组织2、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是为了A、缓和君臣矛盾B、避免权力集中c、提高工作效率D、强化君主专制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反映的是A、商品经济B、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手工业经济4、读《清明上河图》,与前代相比,从中能得到有关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新”信息?①打破市坊界限②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④边境贸易繁荣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A、①②③④B、④⑤C、①⑤D、①③⑤5、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6、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7、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商业贸易的高度发展B、独特的地中海气候c、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D、临海多山的地理位置8、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与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相比,其重大发展在于A、反对天主教会神学B、倡导人权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D、倡导自由9、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在于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西欧列强开始殖民扩张D、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10、工业革命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是依靠A、物美价廉的商品B、威力无比的炮舰c、便捷的通讯工具D、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1、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B、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握政权C、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D、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没有改变统治本质12、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A、由选民直选产生B、由选民间接选出C、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1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他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B、揭示了时空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c、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D、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14、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指的是A、推翻了君主政体建立了共和政体B、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湖北军政府c、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5、如图所示,1929~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B、纠正“左”倾冒险主义路线C、坚持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D、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根源是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先天不足后天畸形1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人哪个阶段?A、物质技术B、政治制度c、思想文化D、实业教育18、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冷战”对峙的实质是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较量C、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D、两种宗教信仰的冲突19、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有①欧盟的形...